电蚊拍电路
哪位老铁研究过电蚊拍的升压电路呢?
又见碳油工艺和牛屎芯片:卡西欧学生计算器拆解
家里翻出来一台古董卡西欧学生计算器。型号是卡西欧的FX-82ES PLUS A。放了很多年了,还可以正常开机。让它算了一下123456789*987654321,从答案看问题应该不大,反正我口算了半天没有算出来。打开后盖之后,可以看到一颗巨大的牛屎芯片。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走线走到了点阵屏,下面没有难么密集的走线是按键的走线。仔细看发现这个板子是13年第39周生产的,时间距离现在不是很遥远。另外可以发现板子上的走线居然不是我们现在常见的过孔工艺,而是使用的碳油工艺。另外,固定电路板的不是螺丝,而是把塑料热熔压铆工艺。再放大看一眼牛屎芯片,上面解屏幕的线大概有128个。这个芯片外围只有9个0603电容,是真的够简洁。板子正面就是按键阵列了,依然是碳油工艺。这个工艺我们之前拆解奥克斯空调遥控器的时候也见到过。大概观摩了一番之后,我给安装回去,为了验证安装的是否正确,我尝试计算了一下1+1,看起来结果是没有问题的,这个我很自信。另外可以看到,计算器盖子的里面有贴一个操作说明。如何初始化、设置对比度、带分数、假分数等如何操作都有讲。通过后盖可以看到供电是1.5V,0.0002W,使用AAA电池,都不知道这玩意扔了多少年了,电池居然还没化脓流汁儿。
太香了!花15元DIY一个USB3.0 hub,全部开源!
最近设计了一个USB3.0 HUB。上行口采用Type-C口,支持正反插,下行口有1个支持正反插的Type-C和3个USBA母口,外壳采用了3D打印,整个HUB做下来花费15块钱左右,现在把整个方案完全开源分享给大家。01方案简介这个HUB上行口为Type-C接口,支持正反插。上行口旁边还有一个Type-C口用来实现额外供电。四个下行口,其中一个是Type-C接口,也支持正反插,另外三个下行口是USBA母口。外壳采用了双色3D打印方案,天青色的外壳,搭配橙色丝印,看起来非常漂亮。PCB采用了4层通孔PCB,绿色油墨+沉金工艺。USB3.0和USB2.0的信号线采用了弧线的走线方式。这个HUB采用了南京沁恒微推出的USB3.0 HUB芯片CH634X。CH634X是一颗单芯片真C口HUB,上行口、下行口的C口都支持正反插,而且不需要外部MUX模拟开关,还集成了Type-C和PD反向快充。它有三种不同模式:由于我之前一直想做一个上行口为Type-C接口的HUB,所以这次DIY选择的是模式1。02原理图设计CH634X芯片原理图。芯片需要搭配一个24MHz晶振。另外,前面提到的不同模式,就是通过这里的SMBDAT引脚和EXCH#的上下拉来实现的。芯片的供电引脚和复位、指示灯等引脚处理。芯片的每个VDD12引脚放置一个0.1uF电容。上行口,Type-C连接器,在实际布线中,为了布线方便,把超高速信号线的SSTX1、SSRX1差分对和SSTX2、SSRX2差分对交换了位置,对应原理图的P1C_SS和P1_SS。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交换之后,也要把P1_CC1和P1_CC2做对调。这样才能正确识别Type-C口是正插的还是反插的。这是下行口2,Type-C连接器,也支持正反插,不需要外部模拟开关。这里P2C_SS和P2_SS没有做对调。在模式0的情况下,上行口是USBA形式的接口,也就是这里的J5,但是在模式1中,上行口做了交换,所以现在这个J5是下行口1了。下行口3和下行口4,没有什么变化,按照沁恒官方的Datasheet来设计就行。四个下行口,增加了过流保护芯片CH217K,如果考虑低成本,直接使用一个保险丝也是可以的。另外还有一个单纯供电的Type-C接口,用来为Hub提供大电流。这里添加了一个理想二极管,用来防止外部供电向上行口的VDD5网络倒灌。以上就是整个USB 3.0 HUB的原理图设计,是不是非常简单。03PCB设计芯片引脚布局比较合理,所以布局布线也容易得多。所有的器件放在顶层,这样的好处是:只需要上一次贴片机,而且焊接的时候可以用恒温台完成焊接。关键的USB信号基本上在顶层完成走线。涉及到USB2.0和3.0的所有信号差分等长处理,拐角处采用圆弧走线。电源供电采用铜皮直铺。CH634X_HUB字样放在顶层阻焊层,同时给EACH层也放同样的字样,这样可以沉金裸露显示。由于大部分USB信号走线在顶层,所以第二层设置为地平面,尽量给到一个完整的地平面。第三层电源平面,给每个下行口供电的5V信号通过铜皮引到限流芯片处。由于底层有少许USB信号,所以在第三层的这些地方保证有完整的地平面。其中圈出来的位置,底层有USB信号,所以在第二层的此处放了一个电源SHAPE。另外可以看到有一个3.3V的电源有点绕,其实这个电源只是提供了一个上拉,为了保证USB信号的地平面不被分割,牺牲了这根线。底层布线,前面说的牺牲了3.3V的布线,就是为了保这两组USB2.0的布线。其他的什么CC信号、电源使能信号、过流信号,基本上连连看,能拉通且不影响USB3.0和USB2.0信号即可。04焊接拿到手的PCB板。我在做其他产品钢网时,把这个板子的开窗也放进去了。所以可以愉快地使用钢网上锡了。刷好的锡膏。由于只焊接了一两个样品板,所以直接手工摆件即可。之前有群友问我,这种既有插件针脚、又有贴片引脚的Type-C连接器怎么焊接。其实特别简单,做钢网时所有的引脚开窗,正常上锡,然后把这个连接器摆上去焊接即可。和其他的贴片器件并没有什么区别。摆好所有SMT器件之后使用恒温台进行焊接。可以看到这个Type-C口的焊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焊接好之后,可以使用万用表测一下有无短路,如果一切正常,那么可以插入电脑看看效果了。如果能看到一个USB3.2 Gen1 HUB和一个USB 2.1 HUB,说明上行口通信正常。这时候再使用烙铁手工把三个下行的USBA母口焊接上去,到这一步,HUB的电路板基本搞定。05速度测试挂载一个1T的SSD固态硬盘做测试。固态硬盘的接口是PCIE4.0X4,固态硬盘盒采用的接口芯片是RTL9210,二者的接口带宽都远高于5.0Gbps,所以这时候使用硬盘测速工具测到的速度就是HUB的速度。读写基本上维持在460MB/s左右,这个速度是可以的。06外壳打印与装配做diy最难的就是外壳,好在现在有了3D打印。我设计了这样的两个外壳,其中上壳对上行口和供电口做了区分。底壳上留了两个螺丝孔用来安装紧固。在LED指示灯这一块我想了一个取巧的方案。本来这种电路板上的灯到外壳一般要用一个导光柱。我为了简化diy过程,省略导光柱,采用了这种平头草帽LED灯。这样只需要在设计外壳时,在灯的位置留对应的孔,当组装起来之后,就可以形成下面这种效果。看起来就像加了一个导光柱,保证了壳面的平整。07开源链接项目已开源在立创开源广场。开源的内容有原理图、PCB、外壳STEP文件、PCB BOM表。开源链接:ch634x_usb3-0hub_v1用了免费的PCB打样之后,整个项目复刻下来的成本大概是15元,欢迎大家复刻.
花32块钱,帮读者朋友维修 苹果 iPad mini2,收获三倍快乐!
有读者朋友寄来一个iPadmini2,让我拆着玩。据他讲,这个iPad是有问题的,只能插着充电线玩。充电线拔掉之后。电量立刻显示为1%,然后很快关机。我试了一下,确实是这样。那这个不用想,大概率是电池坏了,或者与电池相关的电路有损坏。拆机。仔细一看,发现电池排线边缘明显受损。这个位置怎么会破损呢,很奇怪。理论上可以飞线试试,但是我比较懒,而且考虑这几年电池已经饿死了,激活的意义不大。索性直接去淘了一块新的电池。这电池不是原装的,但是包装比较好,考虑到两片电芯如果分离,会扯断电路板,所以他们在电芯正反面都贴了蓝膜,很贴心,价格包邮32。换上去之后,一切正常,电量显示78%,经测试,充放电一切正常。安装的时候,我仔细瞟了一眼,发现这个屏幕不太对啊。背面怎么还有XX更科技的盖章,看起来应该也是换过的。问了一下寄这个平板的读者朋友,果然,他这个平板买的是二手的。那估计电池排线那个时候就有暗病了,应该是前任主人换屏幕的时候不小心给弄破了。装好之后寄还给读者朋友了。他很热情的给我一笔费用,但是我只收了32块钱买电池的钱,然后帮他把这个iPad寄回去了。对我来说,不但折腾的过程让我快乐,而且他能继续使用,这个结果也让我快乐,Double Happy!如果他也因此快乐,那就是Triple Happy!
原来,空气开关内部是这个样子的啊!
前几天,我工作室老跳闸,有时候一开电脑跳闸,有时候写文章画板子到一半就跳闸,搞得心理崩溃了。打电话叫电管所的人来一检查,原来是空气开关下面的零线松动了,导致接触不良,从而打火跳闸。就是这个螺丝松动了,很明显可以看到这个螺丝现在已经有点氧化的痕迹了。师傅担心内部也有损伤,直接帮我换了一个。于是顺理成章地,我就有了这玩意来拆解。这里是这个开关的一些参数,最关键的是下面的执行标准是GB/T10963.1,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仔细观摩一番,发现这个东西外壳居然不是靠螺丝固定。而是通过四个角的铆钉,把四片外壳固定在一起。拆解之后,可以清晰地看到内部结构。原来这万一就像一个大型继电器。当你用手把开关推上去之后,整个用电回路导通,其中电流要流过中间这个紫黑色的弹簧线圈,而过流之后,这个弹簧线圈就会产生一个磁力,在磁力作用下,触点断开,切断供电。大概原理搞懂了,但是这里面有一个红色的配件我百撕不得琪姐,这玩意到底是干啥的。于是我上网搜索了一下,得知这应该是一个灭弧装置。但是这个灭弧装置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我又不得琪姐了。这个铜条和红色的配件看起来是没有任何接触的。而且另一侧也和弹簧线圈没有接触。这个灭弧装置也没有固定在壳里,轻轻一拿就出来了,仔细观察,发现这个件上面的这些金属片之间也没有电气连接,纯纯是通过这个“红色纸片”固定的。这“红色纸片”我也没见过,它很硬,像砂纸一样,似乎红色是一种涂层。我尝试徒手掰开这个红色的片发现完全搞不定,用钳子才能破坏。这是拿掉灭弧装置的壳体。我原以为是铜片的汇流排,剪开才发现不是铜的。拆下这个弹簧线圈我才发现,我以为不是铜的弹簧线圈,居然是纯纯的铜材质,只是在外面包裹了一层紫黑色外衣。再看看接线端子处的壳体,应该是承受了不止一次电火花的炙烤,得亏这个外壳是阻燃的!以前不知道空气开关是什么内部构造,今天终于有机会拆开看了,但是还是有一些疑问没有解开,比如那个灭弧装置的原理是什么等等?欢迎大佬在留言区科普。
不是维修更有性价比,而是新台灯买不起!花7块钱,修一个电路板炸裂的水泥块配重二手台灯。
家里有一个台灯,我恍惚记得是五六年前在小区二手群收的二手货。这台灯放在我妈的卧室好多年了,几乎每天晚上都会用到。然而不幸的是,突然有一天,嘭的一声之后,这个台灯就寿终正寝了。在的时候没有好好珍惜,失去了才追悔莫及,我认真看了一下,发现这个品牌没见过。底座下面的铭牌贴纸还在,看规格,这个台灯的功率是11W。没看出来出厂日期什么的,所以也就不好确定它的年龄。拆了底座发现底下安装了一个水泥块,这个是为了增加配重的,这个办法不错,成本低,效果好。损坏的原因相当明显,电路板炸了。看起来炸的相当彻底,丝印HC6801这个芯片中间炸了一个坑,电路板右上角也烧的很糊。电路板背面看起来没啥问题。看台灯底座内部,还以为是从战场上捡回来的战利品。整体看一下,这个台灯的拓扑相当简单。电源线进来之后,一根经过自锁开关接到板子的L端,另一根线直接接到板子的N端。板子的输出线接到了台灯的灯板,就是这么简单粗暴。打开灯罩可以看到灯板上有六个灯珠,这六个灯珠三串两并。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主打的就是一个该花花,该省省。不该浪费的东西,一点也不能浪费,该花的钱,一毛也不能省。反正这台灯已经用了五六年了,索性就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修一下它,再用个个十年八年的,压榨出它的最大价值。于是我去某宝花了不到7块钱,买了一个LED驱动模块。到货之后打开一看外壳做得还挺漂亮。扒掉外壳掏出电路板发现输入端这颗高压电容用的还是艾华的,电路板做工比烧坏的那个好一些。个头也比台灯原装的驱动器大了挺多。板子背面铜皮铺得挺宽。拿出赤焰红色的焊接夹具,把板子夹住,然后使用i210便携烙铁拆掉上面的线。然后把台灯的线焊在模块上,上电,打开开关,咦,肿么不亮呢?检查了一下,悲催的发现,我把LED灯板的正负极焊接反了。我按照常规,以为红色的是正极线,蓝色是负极线,看了一下灯板才发现,他们是反着焊的。赶紧扒掉电源线,稍等一会儿电容的电放完之后,拆掉线重新焊接。再上电测试,灯果然亮了。由于新换的板子尺寸太大,而且厚度比之前的厚,原来放电路板的位置放不下了,只好在底座上掏了一个洞,然后把板子卡进去。把板子卡进去之前,先用耐高温胶带把板子包了一下。然后把底座和灯罩什么的安装回去。上电,啪的一下就亮了!起死回生,又是一个好台灯。很多人可能觉得浪费这个时间没有意义,实际上但凡有一点意义,也就不至于一点意义都没有。我虽然花了十几分钟时间进行维修,但是节省出来的钱,就可以买一个心仪的手电筒玩了。
真香!闲鱼五块钱的墨水屏电子价签,对于会DIY的人来说真的赚翻了
22年的时候,我在闲鱼斥资60元巨款买了10个2.13寸墨水屏电子价签,东西是这样的。它的用途就是在超市货架、无人售货柜、仓库货架等地方用来显示商品价格,参数、编码等信息。最早的商品价格标签都是手写的,像下面这种,其实现在还是主流。这种手写价签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现在超市价格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人工手写的话,操作太太缓慢,存在选购商品和结算商品时看到的价格不一样,这会造成客户的误解。而且有的时候,人工操作还可能有失误,那误会就会更大。而且手写价签没有二维码或者条形码,不方便扫描、管理等。所以像我买到的这种电子价签都是可以通过基站来远程操作,更新商品价格等信息的。而且它使用的是纽扣电池供电,不需要任何布线操作。这种墨水屏价签,有单色、有双色、也有彩色。我目前买到的显而易见是单色的。今天翻出这个东西,然后顺手去闲鱼看了一下价格,发现很多5元甚至低于5元就可以买到了。把我手里的拆解给大家看看,看大家有没有兴趣去买点来diy。这个电子价签的背面有品牌,是Hanshow,也就是汉朔,这家好像是专门做数字化零售的解决方案的。型号为Stellar-M,这个型号对应的尺寸是2.13寸。可以看到这个电子价签的S/N是HS6190081909006203。由于一个超市有超级多的价签,一个基站可以要对若干个基站进行数据更新,这就要求每个电子价签要能被独立访问到,这个模块没有按键什么的,所以这个S/N应该就是唯一的,用来识别和访问,也就是这个电子价签的身份证号码。看到这个电子价签后盖的侧面有两个卡扣,这应该是它的命门,我用一字螺丝刀轻轻捅了捅这两个卡扣,很轻松的就把后盖拿下了。后盖居然塞了两个CR2450的电池,绿色的电路板看着质量还不错。观察了一下,发现电路板比这个后开窗大,所以电路板可能要从前面拿出来。于是把前面的面板给抠下来了。接下来就可以很容易的把电路板和e-ink墨水屏拿出来了。可以看到墨水屏是通过FPC软排线连接到电路板的PFC座子上的。墨水屏的外面套了一圈白色硅胶软垫。绿色的电路板看起来做工很漂亮,于是把墨水屏拿掉,单独看看电路板。有没有感觉到板子虽然很简单,但是看着还挺舒服。板子上只有一颗IC,封装是QFN-48。这颗芯片的型号是CC2640R2FRGZR,很显然这是Ti的无线芯片,Arm Cortex-M3的内核,集成了低功耗蓝牙5.1和2.4G射频收发器。可以看到板子的右边是PCB天线。芯片下面的晶振比较好玩,3225的焊盘上焊接了一个2016的晶振。靠近板子下边缘处有一个SOP-8的焊盘没有焊接,看引脚分布和走线,应该是SPI Flash芯片的预留焊盘。板子左半边是墨水屏驱动电路。板子背面没有什么器件,但是清晰的标注了CC2640的SWD烧录接口和UART调试接口的测试点,以及FPC软排线的引脚说明。另外就是四个比较大的焊盘,用来接触电池弹片。板子右下角有一个连接器没有贴,看标了正负,有可能是电池接口。这个板子比较奇怪的是,右边有一个玻璃封装的管子,不知道是保险丝还是干簧管。今天拆的这个板子的全家福。其实我之前拆过一个电子价签,但是板子和这个区别还是比较大的。之前拆的里面用的芯片是Ti的MSP430G2553,2.4G射频芯片是A7106。这个芯片应该是和A7105同一家。A7105我之前做接收机经常用。下面的U5是兆易创新的GD25VQ21BTIG。对比两个板子可以发现,一个是MSP430G2553作为MCU,外挂A7106作为2.4G射频收发器,完成无线接收数据,并刷新屏幕数据。而另一个是采用了内置MCU和2.4G射频芯片的SOC芯片来实现,集成度更高。但是成本究竟哪个更好这个就不好说了,完全取决于渠道。在我看来,不管哪个方案都有可研究性。而且这个墨水屏也是挺好玩的,由于墨水屏的功耗非常低,断电可保持显示,所以适合做的东西蛮多的。有感兴趣的可以淘几个试试。
德国博世孤品拆解,数量稀少,拆一台少一台
有一位关注我的读者朋友,说自己有一个音响,感觉做工还不错,寄来给我拆解。拿到之后大概观察一番,上面的面板上有6个小孔,应该是6麦克风阵列的拾音孔,难道一个音响也要定位声源吗?先克制一下好奇心继续看,面板下面有一圈白色的塑料,应该是灯带。上半身是塑料的,下半身是布艺的。底部有一个开机按键。开机按键左边的棱上有一个凸起,上面有一个Type-C接口。我这个人有个优点,见缝就想插针。所以赶紧拿出我的硅胶双头Type-C线,一头插进音响,另一头插在充电头上。亮了,上面的灯带亮了,另外现在才发现,面板上还有两个触摸按键,一个是麦克风、一个是播放暂停。想体验一下音质,就去找了一下语音唤醒方式,结果在闲鱼看到有个卖的,顺着找到了购买链接快照,发现这玩意居然要卖1858,我看了有点发烧啊。算了,这种价位的想必音质也还行吧,不用体验了,直接开拆吧。底部的铭牌,型号是BLCSSEN700,还内置2500mAh的2S锂电。一圈看下来,发现没有地方可以拆,而底部这个材质是软软的硅胶的,应该是从这儿拆。尝试撕了一下,凭借丰富的经验顺利撕开了。这时候就可以看到藏在硅胶底座下面的螺丝孔了,另外,可以看到底部还有一个Micro USB口,暂时不知道是做什么的。还有一个透明开窗,盖了一块透明的亚克力小板,这一块的功能是什么呢,是内部有检测环境光强度的传感器吗?继续拆解,把三个螺丝拿掉之后,就可以把这个布艺套筒整个拿下来了。内部做工好像确实不错,恍惚间我感觉这不是个音响,而是个什么头。打个光看看,可以发现有两个喇叭。先把顶层的铝合金保护罩拆掉。然后看到板子上面的核心板居然既不是横平竖直,也不是45°放置,作为一个重度强迫症患者,即便是忧伤时怕眼泪掉落,也要45°抬头仰望天空,看到这个核心板的角度是真难受。解除难受的唯一办法就是赶紧把这个核心板拔下来。然后找个合适的角度给拍个照,看看器件丝印。可以看到主控是联发科的MT8516处理器。这款处理器内核是Cortex-A35,主要应用场景就是智能语音助手类的设备。不过这个芯片比较老了,2017年发布的,掐指一算已经17年了。板子背面有个QFN-32的器件,丝印是U29M 2156,根据丝印没搜到具体型号,但是看周围的四个电感以及一圈电容,可以确定这是一个PMIC,MT8516的电源管理器件。这个核心板和底板的连接方式居然是双排插针,现在的核心板大多用的是BTB或者邮票孔或者LGA的方式,当然,排针这种确实成本低好多啊,而且维修更换最简单。接下来看看底板。看到底板上 Micro USB 的走线,走线到了连接核心板的双排排母上了,基本可以确定这个藏起来的 Micro USB 接口是用来给处理器升级固件用的。底板上最大的器件,封装HTSSOP-48-EP,是TI的音频功放TAS5751M。看看手册里的应用电路,驱动双喇叭立体声输出的电路。驱动单喇叭的单声道电路。我们没有看到音频功放芯片的滤波电感,猜测在板子后面,翻面果然看到四个大电感。TAS5751M芯片肚子底下有个大的散热焊盘,可以看到板子上打了很多过孔并在背面做了开窗处理,用来散热。另外,这个板子不是沉金工艺,是OSP工艺。拆下来的两个喇叭:下面这个喇叭打光可以看到里面的绕线非常整齐。整个腔体就是个声腔,两侧有共振膜。从正面看共振膜。然后从顶部掏出了一个2S锂离子电池,容量是2500mAh。到这里还没有完,再往下看到有四个螺丝。拆掉螺丝顶部的面板就掉下来了。可以看到面板下面这个板子也不是很简单,周围一圈12个侧贴的RGB LED灯用来点亮前文提到的灯带,所以这个灯外面一圈加了白色的丝印层。中间的排线连接到了顶部的触摸按键面板。看这个板子的背面,可以看到贴了一层硅胶膜,上面有六个麦克风拾音孔。这层硅胶和板子贴的太结实了,我轻轻撕开一个,看到下面是一个麦克风芯片,然后芯片上有贴一个类似防尘布的东西。硅胶膜上有开对应尺寸的沉孔。接下来看看全家福,一个音响居然用到了这么多配件。去之前的商品快照看了一下,这个支持Linux操作系统,低音25W+高音20W。支持蓝牙播放,可以当作蓝牙网关来操作博世家的一些家电。详情页还写了什么球顶丝膜高音单元、25芯音圈低音单元,钕铁硼强磁喇叭、CONEX弹波抗疲劳设计、对装双无源辐射器什么的一堆词汇。这些专业名词我不是玩音响的也不太懂,我就是觉得,可以重新给做一个板子,然后把这优秀的音腔设计用起来,做一个可玩性比较强的喇叭。
汽车电子产品电路板鉴赏,东风AX3车机拆解
有读者朋友寄给我一台更换下来的东风AX3车机。正面看,是多媒体设置相关的按键和旋钮,下面的盖子可以抠开,里面是SD卡插槽、USB、耳机接口。从侧面看是这样的。屁股上是连接器。上面贴有铭牌,汽车影音导航系统。关于屁股上的连接器的信号定义,在这里有详细的说明,这个说明相当清晰明了,点赞。省去卸螺丝的过程,直接看电路板。这个是多媒体处理板,采用底板加核心板的架构,核心板是带屏蔽壳的这个绿色板子,通过邮票孔和底板连接。把这个板子拆下来,看看上面用了哪些器件。边缘这个贴到外壳上散热的器件是TDA7388,这是一颗AB类音频功放,输出功率45Wx4@4Ω。板子一个角上有一颗STM8S207,旁边有一根飞线,看样子是飞到了STM8S207的SWIM烧录口的复位RST信号上了,这应该是后续维修的时候飞的线。核心板有屏蔽壳,左上角的第二个引脚是天线,引出到底板上做了一个板载倒F天线。右上角的丝印可以看出,板子是14年第47周生产的,距离现在马上十年。拆掉屏蔽壳之后,最大的这颗芯片,是MT3370,我查了一下,说这个是DTMF信号收发芯片。内存颗粒是三星的料K4B1G1646G-BCH9。左上角那个连接到底板倒F天线的芯片是MT6622N,这是一个蓝牙2.1+EDR功能的芯片,所以之前地板上的天线也就是蓝牙天线了。关于这个EDR,我搜到的信息是数据记录系统 EDR (Event Data Recorder),这个确实不怎么了解,希望能得到大佬科普。这个板子背面没有啥其他东西,在核心板的肚子下面有电容和flash颗粒的位置掏了一个洞。面板下面的这块板子是黑色的。拆下来的时候,发现两个旋钮跟着一起拿下来了。除了旋钮,就是一堆按键,这些按键和车机面板上的操作按键是一一对应的。板子底部开槽然后插入了一个SD卡/USB/耳机接口的子板。这个SOP-8的器件,根据丝印没找到相关资料,但是很明显,这是一颗BUCK降压芯片。这芯片看起来也是DC-DC,但是丝印没查到,由于时间过于久远,查到的参考意义也不大,遂放弃。这边又用到了一颗STM8S207。这颗RTD2668是LCD屏幕驱动IC。这就是那个屏幕。看起来应该是电阻触摸屏。由于时间比较久远,仔细分析这种板子的意义不大,所以分享给大家鉴赏一下,仅此而已。
拆解了一个十几年前的奥克斯空调遥控器,用料还真惊呆我了
整理杂物的时候,翻出了一个旧的奥克斯空调遥控器。十几年前租房子的时候,买了个空调,后来换租了两次房子,每次空调移机要花三百大洋。最后一次搬家的时候,移机人员告诉我可能需要补充冷媒,我索性直接不要这个空调了,80元当垃圾卖掉了。剩下这个遥控器形单影只的在杂物中呆了两年了,现在终于重见天日,我发现它屏幕还在正常显示,真够持久的。这个型号是YKR-H/102,提示长期不用取出电池,我没取放了两年。打开电池盖一看发现电池还好好的。抠掉电池之后,没看到螺丝孔,看来是卡扣结构。三下五除二撬开了外壳,发现电路板是单面板。屏幕还是这种使用斑马导电胶条连接的段码屏。另外可以看到板子上的按键全部是这种碳油墨按键。这种工艺大多用于按键、导电胶条的焊盘等等,这个板子上这两种场景正好都用到了。本质上就是使用碳基导电油墨在PCB的焊盘上做涂层处理。当这种导电油墨固化之后,就可以导电。使用这种工艺做按键的焊盘的两部分,当按键按下之后,这两部分通过按键上的导体短路,从而通知MCU这个按键被按下。至于这种按键的设计,网上有非常多的文章进行讲解,可以搜索碳油按键等关键词进行检索查阅。在我看来,这种工艺比沉金的按键焊盘还好,沉金的好像长期处于高湿状态,拆开看也会有表面生锈等情况,影响按键接通,但是这个板子上的碳油按键已经过去有十年了,看起来还很漂亮,没有任何变性问题。所有的按键都在这一块硅胶上面,当按键按下去之后,黑色的硅胶导电按键把碳油焊盘的两个信号短路,从而产生按键按下的信号。令我诧异的是,这个板子用的芯片居然不是牛屎封装,而是一个LQFP-52的芯片,丝印是M3455AG8FP。这个居然是瑞萨的一颗物料,奥克斯空调这么壕无人性吗?这是瑞萨的一个4-bit单片机。看这个文档发布时间是2008年,也就是说这个芯片,应该年头不短了,但是这个遥控器用到现在,没有出任何问题。甚至驱动屏幕显示正常工作了2年了,电池还有电,可见低功耗性能也不错。看引脚封装图可知,这个MCU有驱动段码屏的接口。遥控器和空调通信是通过红外通信实现的,这个红外LED就是发光器件,MCU通过三极管驱动这个IR LED按照红外通信的协议实现通信。板子背面有一个柱体晶振,另外有一个三端子器件,我把它掰起来看到下面的丝印也是晶振标识,看来这个也是一个晶振。这是段码屏和斑马导电胶条,这个胶条不是红黑详见的条纹,而是灰黑相间。整个遥控器就这些东西,不得不说,这个空调遥控器的做工用料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料。虽然PCB是单片板的,但是如果单面能搞定,也没必要费用2层板。除此之外,按键处理、MCU的选用,都是非常不错的。难怪十几年了还没有任何问题。
这个PCB是如何拼板的?
看看这个行车记录仪的拼板方式。[行车记录仪拼板][https://www.jlc-bbs.com/platform/a/801944?from=send]
后视镜行车记录仪大家喜欢用吗?拆解一款9年前的凌度行车记录仪
今天拿到一款后视镜行车记录仪,拆解给大家看看。拿到手的时候,左边贴了一块锂电池。问了一下原主人,是内置的电池时间久了不能用,所以直接自己改造了一下,把电池挂在外面了。这个摄像头模组设计成这种球头结构,是可以调节角度的。背部的铭牌上有具体的型号,凌度HS750B,供电是5V直流电。我去搜了一下凌度,发现他们最新的记录仪M60设计得也挺漂亮,不知道有没有朋友用过这款。后面有机会拆解这一款给大家看。回到拆解主体,这个后视镜行车记录仪下边缘有五个按键和MIC孔。上边缘是Mini-USB接口,一般用这个来供电。另外就是3.5mm麦克风输入接口被用作后置摄像头输入接口,TF卡插槽。正面左边是类似镜面的材质,右边是屏幕。接下来直接拆解。拆解发现内部很简单,一个扬声器,一块主板,一块按键板,一个屏幕转接板连接到了屏幕,另外就是摄像头模组和排线。电路板正面,主控芯片封装是LQFP-128封装的芯片,丝印MP2UY69.00,网上完全没查到这个芯片的任何信息。另外有一颗QFN-32封装的芯片,型号是GM7150BC,这是一颗9bit的低功耗NTSC/PAL视频解码器芯片。板子背面是各种连接器、TF卡插槽和LCD背光BOOST升压电路等。从出厂检验的贴纸上可以看到这个板子是2015年8月份出货的。摄像头模组。拆解之后看到senser的尺寸大概是3x5mm左右,查了一下像素是1200万。屏幕是4.3寸的LCD屏幕。看看这个板子是如何拼板生产的。通过这样拼版之后,可以最大化利用PCB板面积,减少浪费。两个板子合在一起的尺寸是11cm*6cm,板子厚度1.6cm,双层板。在嘉立创在线报价平台查看了一下报价。设置好板材类型、尺寸、板层厚度等。做5000片,也就是小板,总共10000个的价格是12305元,折合每片PCB的价格仅1.23元。按照嘉立创这个灵活阶梯报价,如果做的更多,价格也会更便宜。感兴趣的话可以点下面图片自己看看报价。
拆解小米驱蚊器,感觉外壳比电路板值钱多了
翻出来多年前买的小米驱蚊器,已经吃灰很久了。几年前的东西,放在现在,从外观看还是挺有设计感的。圆墩墩的机身,加上顶部有点悬浮感的顶盖,似乎还有一点科技感。底部有一点脏,大家将就着看。产品型号和名称,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灯闪烁的状态说明,都写在底部了,这一点很好,避免了遇到故障找不到说明书的尴尬。底部的进气栅格设计的也很有感觉,像古罗马斗兽场的平面展开图。但是越是被我中意的产品,越是逃不脱被我拆解的梦魇。接下来我们就研究研究怎么拆解。侧面的小图标很清楚的告诉我们,现在是锁定的状态,要解锁只需要把下盘往左拧,让空心小圆对准锁定的标志就行,于是按照这个操作,轻松拆开下盘。这个底盘可拆卸的目的就是为了更换电池,其他没啥用了。顶壳也是可以拆卸的,拆卸方法和底壳相同。轻轻旋转之后,就可以拆开顶壳黄色的蜂巢状的片就是驱蚊片,这个买了之后也没有更换过。拆下来之后发现有点脏,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这个驱蚊片还带了一颗纽扣电池。当把驱蚊片装进驱蚊器之后,这个电池就通过下面的金属弹片和电路板连接了。这个驱蚊片为啥需要供电?上网查了一下,说这个驱蚊片药剂中蕴含有拟除虫菊酯成分,挥发后可以有效驱蚊,那么这个纽扣电池是有助于挥发吗?去掉驱蚊片之后可以看到下面的风扇和四个螺丝,二话不说直接拆电路板是通过两颗螺丝固定在结构上的,电机嵌入在板子中间。统统把这些拆下来,然后给它们拍一张全家福。作为一个硬件工程师,当然应该把目光转移到右下角的电路板和电机上了。先给电机量一下三围。PCB是蓝色油墨,沉金工艺,双面贴片。阻容器件用的是0402的,这个封装几乎可以做到成本最优。板子正面东西比较少,两个大的焊盘是用来顶在底座上的干电池触点上供电的。然后板子上还有一个SOT323的MOS管,看型号是2SK3018,另外有一个SOD123封装的二极管,其型号应该是1N4148之类的,其中MOS是作为风扇电机驱动的功率开关,由于电机属于感性器件,在MOS瞬间关断时线圈上的电路不能突变导致在MOS的D极会有很高的反向电动势,所以需要这个二极管1N4148为这个线圈提供一个回流路径,一般把这个二极管叫续流二极管。板子的背面有两个矩形焊盘,这两个是通过弹片和驱蚊片的纽扣电池连接的。SOP8封装的器件应该是这个板子上的MCU,具体型号未知。另外有一颗双色LED,按照之前看的底部状态灯说明,应该是红灯和橙灯。我用万用表测量一下这两个灯的颜色确实一个是红色,一个是绿色,难道橙色是有红色和绿色同时亮的时候显示的颜色吗。看来正常工作的时候应该显示的是绿色。MCU总共8个脚,应该有一个电源一个地,剩下的六个脚怎么用的呢。让我们算一下:驱动风扇电机:1;驱动LED:2;按键输入:1;算下来只有4个io被使用,另外还得考虑一点,底部说明关于灯的颜色的描述是:红灯闪烁,更换电池;橙灯闪烁,更换驱蚊片。而检测驱蚊片应该是通过驱蚊片上的纽扣电池。所以这两路供电的电池电压需要检测,这就增加了2路ADC,算下来正好是6个IO口全部用完。简单用万用表确认一下引脚分配,画出电路图如下:唯一遗憾的是不知道这个MCU是什么型号。不过国产MCU这种封装还不少,找个OTP的价格最低应该能做到1毛钱甚至更低。以上就是整个拆解过程。看起来这个驱蚊器里的电路板是成本是很低的,相对而言成本更高的反而是外壳这6件。当然,开模可能会比较贵,但是按小米这个生产量来看,批量之后的单件成本估计也能做到很低。电子开发学习小马哥个人来看,这个产品外观设计是很漂亮的,而且结构设计比较合理,装配比较方便。包括底部的标注都很人性化,细节感拉满,又学到了一些知识。
17年前生产,可以刷OpenWRT系统的路由器PCB欣赏
闲来无事翻翻旧物,找出了一个大学时淘的二手路由器。可以看到这成色已经是叙利亚战损成色了。毕竟是十几年前就淘的二手货,这些年多次搬家都没舍得扔,在搬家的过程中不断磨损,就成现在这个样子了。记得当初淘这个路由器,就是因为这个路由器可以刷OpenWRT系统,当初买回来后跟随社区论坛的大佬的文章学习刷OpenWRT操作系统,然后在上面玩一些东西。今天就让这个路由器再发挥最后一次余热,我们拆解欣赏一下它的PCB。打开之后看到的PCB全面是这样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板子正面的PCB生产批次丝印。我也是看到这个丝印才知道这是2007年7月27日生产的,距离现在已经17年了。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发展,现在的路由器方案应该早已不用这些芯片了,所以分析芯片和电路也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就单纯欣赏一下PCB吧。不得不说,器件布局还是非常工整的,尤其中间那一排电阻和一排电容,以及器件的位号丝印,强迫症患者表示看了很舒服。射频信号的走线弧度看着也很舒服。看到有一颗LDO是1117,SOT223封装,这个东西现在确实也在用。网口交换芯片和变压器看起来都非常庞大。ADSL接口进来之后通过了一个贴片变压器,然后从变压器出来之后进入一个SOP8的ADSL接口芯片。从接口芯片出来的信号进入主控制器。DCDC用的还是这种直插的电感,电感打了胶,我试着掰了掰,感觉挺结实。电源入口处放了一个工模滤波电感,然后是两个1000uF,16V的电解电容。换个角度看看主芯片。大家应该注意到了,这个板子上的IC,基本上都是博通的,主芯片是BCM6358,网络数据交换芯片是BCM5325,无线网卡芯片是BCM4318,还有一个SOP8封装的ADSLQ接口芯片型号是BCM6301KSG(所谓的ADSL有点像之前的拨号上网,但是比拨号上位稍微高级一点)。
POS机的锂电池保护板,用料还不错。
用了5颗AOS的双N型MOS,型号AO8810,按道理POS机用不到这么大电流呀!
装修时买的一个零火地线检测仪,拆开看看内部电路是什么样的
前几天翻箱倒柜找东西的时候,找出了一个装修房子的时候买了一个公牛的零火地线检测仪。记得当初是有一个插座面板安装的有问题,一插插头就跳闸,所以斥资19元买了这个来检测。这个检测仪长这样:检测的时候直接把这个检测仪插到需要检测的插座上面,然后看上面的LED亮灭的组合,根据这个组合就能知道插座内部接线是什么问题。接线正确,那么两端的灯亮;缺火线,所有灯都不亮;缺地线,右边的灯亮;缺零线,左边的灯亮;火零线错位,中间的灯和右边的灯亮;火地线错误,左边的灯和中间的灯亮;我现在没有接线错误的插座,所以没法在拍有问题的照片了,插在接线正确的插座上之后,灯是这样亮的:打算拆开看,结果发现螺丝居然是下面这种,公牛的插板好像也是用的这种螺丝。找了一大堆东西都弄不开只好乖乖去工作室找到螺丝刀套装,拿出对应的批头:丁对丁卯对卯,工具用对了,秒秒钟打开:可以看出三个钢片是通过面板壳对应位置伸出的三个凸出的片顶住的。内部板子非常简单,是个单面板,背面是两个直插电阻和三个直插LED,根据丝印看,板子是21年第39周生产的。棕色的线是L,火线;蓝色的线是N,零线;黄绿色的线是E,地线。把PCB从底壳掏出来,看到正面电路非常简单,四个SMA封装的二极管,丝印是M7,查了一下这个型号是1N4007,这个二极管的直流反向耐压值是1KV,平均整流电流是1A。另外有三个150K的1206电阻和两个5.1M的1206电阻。右下角看到有一个SOT23封装的三极管,丝印是J3Y,这个是S8050,NPN三极管。大概看了一下这个电路,就是在插座的每两个弹片之间加一个1N4007、一个LED和一个150K电阻,另外,这个三极管的基极串联一个电阻之后接到了接地弹片。电路图网上找到一个现成的:其中LED1、LED2、LED3分别和面板上的左、中、右三个红色LED对应。网上还找到了另一种更简单的电路原理图:关于这两个电路的原理,欢迎各位大佬们留言讨论。
10年前的小米智能插座拆解,用料比现在99%的同类产品都能打!
邻居送我一个小米智能插座。型号是NDZ-07-GA,这个开关的额定电流是10A,另外还有一个五福一安的USB口。看铭牌这是小米自己研发制造的产品。顶部有一个开关按键。还有刚才说的五福一安的USB充电输出口。这种智能插座,可以通过wifi或者蓝牙连接到网关。这样就可以在手机上通过APP来控制这个开关的通断电。除了使用APP控制,也可以通过顶部的这个开关机按键来控制。拆解没有啥技巧,用适度的力撬开底壳就可以了。一看这玩意居然是15年14周的产品,距离现在刚好10年之期已到,马管家,一分钟内我要它的全部资料。一分钟后,所有资料都拿到了,我们详细看看。模块正面。这边插了一个子板。很显然子板的功能就是无线连接,还有这个按键也在子板上。无线子板上,用的两颗芯片都是Marvell的。其中一个是88MC200是主控芯片。另一个88W8801是Wifi芯片。两个芯片配套的晶振分别是32MHz和38.4MHz的频率,封装都是3225。88MC200芯片特写。88W8801芯片特写。32MHz晶振特写。38.4MHz晶振特写。整个板子是黑色油墨、焊盘沉金工艺,PCB天线处做了净空,金灿灿的天线看着很帅。给天线来个特写。按键用的是这种锅仔片,直接SMT在PCB上。板子一角上的Mark点特写。回到功率板,板子上有一颗3244整流桥。整流桥整流之后,降压采用了一颗变压器。变压器背面有一个看SOP-8封装的芯片,丝印ATH5FC,大概率是一颗AC-DC芯片。在变压器之前,是保险丝和压敏电阻等等。其中这个蓝色的压敏电阻,型号是10D471K,其中10D指直径10mm,471指电压470V,而K代表电压精度±10%。两颗输入电解电容是4.7uF400V。从这个角度给降压相关器件来个特写。既然是一个智能插座,那么它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给输出通断电。这个是由继电器实现的。板子上采用了TE的继电器,型号是OJ-SS-105HM,这是一个小型PCB通用功率继电器,触电的额定电流是10A。继电器的功率引脚连接到了另一个板子上,这个板子最终焊接到了这个智能开关的插头触点上。换个角度看得更清晰。这颗SOT23-5的器件是功率板上的USB输出口的限流开关。板子上有两颗470Uf16V的电解电容,这个预留的电压额度够大了。再看看输出插座的触点,用料看起来足够结实。塑料外壳内部,按键和指示灯透光是这么处理的。以上就是这个10年前的小米智能插座拆解。整体来看,这个智能插座的用料确实能打,Marvell的控制器和无线芯片、TE的继电器、PCB采用沉金工艺、 USB输出限流保护、降压电路用料也非常足,可见当年小米做产品确实很扎实。回头我再拆解一个小米近几年生产的智能开关对比一下做工用料,
十年前的小米智能插座
这插座用料怎么样大家看看
为什么你电脑是从C盘开始的?因为A盘B盘被我拆解了
懂计算机的人分10种,第1种是懂得为啥自己的电脑分区是从C盘开始的,第10种是不懂这个的。后者大多比较年轻,但是前者大多都年轻过!其实在不久的多年以前,电脑是有A盘的,A盘是第一个物理软驱。也有可能是有B盘的,如果有第二个物理软驱的话。后来有了硬盘之后,和软盘相比,硬盘是又大、又硬、还快,于是它迅速上位,成为系统安装位置的首选。但是由于A和B的名份已经被占了,所以论资排辈,它也只能从C开始。软盘到底是什么样的?我前几天淘了一个软盘,今天拆解给大家看看。它的正面是这样的,可能玩过第一批电脑的人见过这个东西。我想起来上初中的时候,学校搞了一个机房,里面放了一些电脑,配的显示器是大屁股那种。每周一节电脑课,上电脑课要穿鞋套,进去玩45分钟的扫雷、红心大战就非常满足。还经常把鼠标里那个橡胶球拆出来玩,现在的鼠标都是光电鼠标,见不到那种橡胶球了。那时候谁能想到多年后被电脑用头昏脑胀啊!软驱后面的排线接口。这个软驱是索尼的,功耗是5V960mA。顶部视图。整个软盘用的是这种冲压壳体。拆开顶壳,发现结构不是很复杂。原来前面看到的那个圆柱体是一个丝杠电机啊。丝杠电机的作用是拖动这个读写头前后平移。丝杆电机特写,上面白色乳状的是润滑油。FPC排线,端部做了加强背板之后可以直接插在连接器里。电路板,电路板上这个金属大圆盘就是个电机。尝试了一下这个电机不是很好拆。先把其他多余的结构件拆掉。电路板全貌,看起来是个单面板。似乎是主控芯片。负责电机驱动的FAN8422G。有几个微动开关,用来监控舱门是否打开。微动开关的按钮。这里面有一些白色的塑料件看着还挺精致。这个电机可太难拆解了,顶部的螺丝根本拧不动,只能暴力掀起它的盖头来。里面的绕线看着很不整齐,赶紧像是手工绕线,不是机器绕的。绕组外面的PCB上还有一圈矩形齿状走线,不知道这个是干嘛的,难道是编码器吗?电机转子绕组的特写。去掉电机之后的PCB。确实是单面板,板子背面只有零星几个插件器件。这是整个软盘的核心器件,软盘读写头。读写头细节。这个读写头是固定在一个很薄的钢片上的。然后读写头四周开了两圈槽,我怀疑这个设计是为了降低电机转动时产生的振动对读写头的影响。很多飞控设计的时候,为了降低电机对飞控MEMS姿态传感器的影响,会把姿态传感器周围也挖这种槽,除了降低振动,还可以放一个加热电阻来让传感器保持恒温。另一个读写头周围没有槽。以上就是这个软驱的拆解过程。写的比较粗,因为我也是属于年轻的那一批人。当年我正儿八经的有了自己的电脑且可以随意拆玩的时候,机械硬盘已经牢牢占据了计算机存储的江山,已经没有人在配电脑时配软驱了。所以本文就是简单拆解展示软驱,欢迎用过软驱和软盘的老人儿出来发表两句评论。
拆解9年前飞利浦手机:鼓包电池藏秘密,铝合金骨架秒杀塑料机身!
前段时间朋友给我一个手机,看起来电池严重鼓包了,已经把屏幕顶起来了。这手机居然是我没见过的手机品牌——飞利浦,这可真是小刀剌屁股,开了眼了!都是鸡蛋从外打破是实物,从内打破是生命。我想这这个手机从内部打破了,里面估计已经孵化出了一个新手机。但是打开之后并没有看到新手机,只有一个怀胎9月的锂电池包。这个手机的风格有点像当年的ThinkPad,内部还有一层铝合金骨架。电路板是绿色的,铝合金骨架上写着2016年9月26日,9年前的手机,听着年份不是很长,但是这9年间,手机不知道完成了多少次升级迭代。电路板上接口、器件等等。这里是SIM卡槽、前摄、扬声器等细节。摄像头旁边还有一个双色LED。SIM卡槽旁边有一个功能不明的芯片。右边的器件根据旁边的电感可以推测是DC-DC。DC-DC电路特写。电路板也用了过孔塞铜或者塞树脂后盖油的工艺。打开主控芯片的屏蔽盖,看到CPU是联发科的MT6750V,这玩意内核是ARM Cortex-A53,放在现在找个嵌入式开发板性能都比它强。不得不说,9年前的手机主板竟然这么简单干净。板子背面,也就是朝着屏幕这一面,有个TOF传感器。接下来看看手机底部,这手机还是Micro-USB充电接口。这个黑色的塑料部件特写。塑料部件下面是电路板这个电路板上引出了充电连接器、振动马达、天线Pigopin连接器等等。通过天线连接线和电池底部的FPC排线连接到手机主板。这个铝合金固件,走天线连接线的位置有卡线槽。差不多看完全身内外之后,给9月怀胎的电池包做个小手术,就可以组装回去了。整机底部细节。SIM卡槽细节。后摄与手电筒细节。以上就是这个飞利浦手机的拆解。这玩意虽然是9年前设计的产品,但是部分细节还是挺考究的,尤其内部的铝合金骨架。简洁的绿色PCB、联发科MT6750V处理器等配置,如今看来虽显老旧,却充满时代印记。话说回来,我这是第一次知道,当年还有飞利浦手机,你见过那些奇奇怪怪品牌的手机呢?欢迎在留言区讨论。
拆解一个飞利浦手电筒,你们觉得做工怎么样?
曾几何时,我特别迷恋飞利浦的产品。家里的所有吸顶灯、老婆的化妆台灯、音响都是飞利浦的。几年前需要买一个手电筒的时候,我也是毫不犹疑的买了飞利浦的。 手电筒这个玩意,平时很少用到。但是每次要用的时候,我就发现这个手电筒有点小问题,要不就是点不亮,要不就是闪烁几下灭了,反正很奇怪,你很难把它当做一个工具来用。 那就让它发挥一下余热,作为拆解的素材吧。头部很容易拧下来,顺便把镜片和反光杯、O型密封圈拿下来。 这灯珠看不出来是什么品牌什么型号。拆解的方式就是用一把斜口钳或者尖嘴钳等顺手的工具。卡主里面这个铝合金换的两个缺口,像拧螺丝一样拧下来就行。 然后就可以把所有的东西掏出来了。电池是18650锂离子电池,容量2200mAh。 板子正面是一个SOP-8封装的芯片,正面没有丝印,不能确定具体型号,但是大概率和之前拆过的一些低成本手电筒用的是大同小异的方案。按键两侧有两个双色贴片LED,用来显示电量什么的。 板子背面是这个SOP-8封装的芯片根据丝印看是ME4057A,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 ME4057A典型的电路图。 这个灯珠肚子上应该是三个焊盘,中间的焊盘是用来散热的。所有链接出来有个大铜皮,但是没有接到电源和地。灯板是铝基板,贴在一个铝合金材质的散热件上,然后由这个铝合金材质的散热件把灯板的热量传导到外壳上。 这个负极的弹簧设计的不错,在贴片的时候可以直接放上去,过回流焊即可完成焊接,不需要通过后焊工序焊接这个。以上是整个手电筒拆解。大家觉得这个手电筒值多少钱?
拆解一个工控设备,学习输入输出IO的电路设计
今天拆解朋友寄来的一个工控设备,顺便在拆解的时候做了直播,体验了一把当播主的感觉。第一次做直播,讲电路板的时候总想着要快一点,因为我觉得我一个人对几百个人,如果我磨磨唧唧,就会浪费大家几百倍的时间。所以在讲芯片的时候,我知道的就直接说了,有些不确定的,也没时间去查一下资料。所以下播后,我又认真的把这个板子看了一下,写下了今天的文章。看起来就是一个工业显示屏。右上角有三个状态指示灯,分别是运行、通讯、电源。看背面,发现这个东西好像还有很多输入输出IO,左边8路,右边10路。上面还有4-20mA接口和0-5V接口,看来是接传感器或者变送器的。背面的贴纸上有说明型号和输入电压24V。这个侧面是USB口,串口,供电等等。看起来这个应该有点年头了,防水胶条都开裂变硬了。而且我注意到外壳的四个螺丝都没了,应该是朋友帮我拆好了。开盖,里面电路板尺寸不小。整个板子的尺寸是18.7cm*11.4cm,1.6mm厚的双层板。板子正面中间的核心板上的CPU是S2C2416。旁边的是DDR、Nand Flash。核心板是邮票孔封装。底板上最大的这个LQFP-144的芯片,丝印被打磨掉了。从电容、晶振、Boot电阻的摆放看,这大概率是STM32F103ZET6,注意板子上个别电容在背面。24V电通过这个三端的凤凰端子进来之后,通过XL2576S-5.0E1降压到5V。XL2576S-5.0E1参考电路。板子背面。从板子背面电源输入部分看,24V输入之后,经过一个保险丝和M7二极管之后,通过这个很大的共模电感滤除共模干扰。之后再为BUCK电路供电。RS232串口,接口芯片UM3232EESE。旁边的SOP-8封装的是TI的SN75176BDR,这是一个485收发器,看来这个232串口和485都是通过这个DB9连接器走的啊。这个板子我重点看看输入输出IO的电路。从正面看,输出是单片机驱动ULN2003达林顿三极管进而来驱动后端电路。D1804是个NPN三极管,VCEO为80V,电流8A。整个输出部分电路要结合板子背面来看。看到了用锡丝飞线的骚操作。背面用的光耦是光宝的LTV-357T-C。这部分电路大概整理了一下就是这样,网上搜PLC io电路也能找到类似的。输入电路就是简单的一个光耦,没有特别复杂的,限于篇幅就不写了。
吉他效果器,有感兴趣的吗,下次拆解
粉丝寄过来的,据说价值几千打样。
拆解随身WIFI,中兴微全套方案。
朋友寄来一个随身WIFI。其全程叫TD-LTE无线数据终端,看这个名字就知道,这是插4G卡(也可能是esim),然后可以创建一个wifi热点用来连接手机、笔电等设备。品牌是讯唐,型号MZ34A。充电接口是Type-C,5V2A的充电功率。有一个开关机按键。后盖一打开就发现做工还不错。电池用的是这种封装好的平板锂电池,容量2100mAh。拆掉螺丝拿掉前盖,发现电路板只有一半大小。黑色沉浸的PCB,看着做工不错。这个随身WIFI果然是用的是esim卡。右边的电路模块是AIC8800DW及其外围电路。AIC8800DW是来自爱科微的Wi-Fi6/ BT 5.2组合的MCU。支持WLAN和BT功能,满足IEEE 802.11 a/b/g/n/ac/ax 标准协议要求。AIC8800DW的PCB天线走线还蛮可爱的。板子背面是rst按键、电池连接器、天线弹片等等,主要的电路在屏蔽壳下面。先稍微加热取掉标签贴纸。再继续吹一吹,就可以拿下屏蔽壳,拿下来的时候注意手法,一个不小心,里面的器件就全军覆没了。拿掉屏蔽壳之后发现下面的布局布线密度还不小啊。基带芯片ZX297520V3来自中兴微,这颗芯片实现了LTE/WCDMA/TD-SCDMA/GSM modem 功能的多模数字基带芯片,包含两个A53处理器和一个DSP处理器,一个M0处理器。可支持下行150Mbps、上行50Mbps(峰值速率)的数据吞吐量。外设除了I2C\I2S\UART等等,还有一个USB2.0控制器,看着功能非常强劲。旁边的射频收发芯片ZX234230A也来自中兴微电子。同样来自中兴微电子的ZX234296是PMIC电源管理芯片。外围放了四个电感,看来有4路BUCK输出。附近的这颗TP4056是锂电池充电芯片,这个芯片最大充电电流1A,所以用5V2A充电器也达不到10W的充电功率。我看到其他的随身wifi有些用的是带路径管理的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而TP4056显然是不支持路径管理的低成本方案了。Flash存储芯片型号25LQ64AWJG没有看出是谁家的。天线引出到板子边缘之后。通过天线弹片和软天线的触点接触。天线只有这么一点。总体来说这个随身wifi和其他wifi在基带、射频方案上和其他的随身wifi没啥区别。但是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用的方案稍微差了一点,而且这个产品不带屏幕,人机交互只有几个指示灯,且不具备SIM卡插槽。但是最大的优点就是,它足够轻、小、便携,确实称得上是一个随身WiFi。
值了!垃圾佬花10块钱收一个光纤收发器,拆解发现用料还不错
这是一台光纤收发器。看logo,来自RAISECOM(瑞斯康达),型号是RC531-FE,是一台光纤收发器。两个光纤接口,一个是TX,一个是RX。中间是一个100M的以太网接口,右边是交流电源接口。除了这些接口之外,还有8个状态指示LED。拆解,发现钣金外壳底部锈蚀严重。看生产周期,这个板子是16年38周制板的,距离现在八年了。八年了,知道这八年,这个光纤收发器是怎么过的吗?连固定电路板的螺丝也已经严重锈蚀。锈蚀的螺丝特写。电源进来之后,零线上串联了一个一次性玻璃保险丝。火线上串联了一个陶瓷气体放电管(GDT),型号是2RM600L-8,来自Brightking(君耀电子)。玻璃保险丝和GDT之后,是三个君耀电子的压敏电阻(MOV),型号是561KD14。压敏电阻之后,就是一个尺寸超级大的AC-DC隔离电源模块,这个模块的型号是YAS5-5-CW,这个模块的输入是100-240V,输出是5V1A。为什么体积这么大,主要还是因为它是个隔离电源模块。隔离电源输出之后,经过两个MLCC、一个1.5uH电感和一个470uF16V的电解电容,作为后级电源电路的输入。这个TO-263封装的AZ1084CS2-ADJTRE1,是来自美台的可调线性稳压器。旁边的SOT-89封装的器件是来自美台的AZ1117,是一个LDO。U6是一颗MCU,来自NXP的LPC1114F。U13是一颗Flash芯片,型号FL-116KIF4,来自飞索半导体。U9是来自ST的M24C08,8Kbit的I2C总线的EEPROM。U10是来自Ti的SN74LVC08A,四通道与门。U8是来自Ti的SN74LVC14AD,六路施密特触发反相器。U4是来自立锜的RT2515HGSP,LDO。板子中间有一颗FPGA,altera的EP4CE6F17C8N。板子上还有一个器件上面有散热器。用热风枪吹一吹,取掉散热器。这个器件的型号是KSZ8995MA,是一颗5端口的10/100BASE交换机IC。旁边有一颗25.0006MHz有源晶振。左边的U15是AS393MTR-G1,来自美台的宽电压、低偏置电流、低输入偏置电压的双通道比较器。这个板子背面器件比较少。其中U16是来自圣邦威的SGM706-LYSB,监控复位芯片。另一颗U7是TCN75AVOA,来自微芯的I2C接口的温度传感器。作为一个光纤收发器,最关键的接口当然是光纤收发接口。里面应该是一个LD及驱动电路、PD及接收电路。板子上的星月孔,这是锈蚀程度最轻的一个固定孔。关键器件清单。看这个用料和做工,10块钱是值得的。
华为接入路由器AR513W-V3M8拆解,多图纯享版!
之前收了一个华为接入路由器。能开机,也能点亮屏幕,但是属实没啥好玩的,所以我今天打算拆解它。打开上盖之后,整个里面是一个绿色的大板,看着还挺复杂。把板子拿出来看一下背面,也有不少器件。CPU是海思Hi3716。以上是板子正面的图,图太多,器件太多,一一说明的话,这个文章估计又要连载10+篇了,所以我干脆啥话都不说,直接放图。接下来是板子背面。背面的器件不是很多,看完了我们再看看外壳。底壳看起来是铸造的,直接根据板子上需要散热的芯片的高度,在外壳上做了不同高度的凸台,贴上散热硅脂片就可以进行散热。顶壳也是一样的散热设计。整体来说设计还是很不错的,板子上细节满满,很多设计都是可以参考学习的。
大家都喜欢电瓶车控制器拆解?
这是昨天发布的绿驹电动车黑鹰控制器拆解,感兴趣的可以看原文:[拆解绿驹电动车黑鹰控制器:看国产替代芯片如何上位。][https://www.jlc-bbs.com/platform/a/772819]
从98mΩ内阻看电池老化:拆解17年前的海尔笔记本电池!
前段时间拆解了海尔无头笔记本电脑,今天把电池也拆解一番。先简单看一下参数,11.1V电压,4400mAh容量,应该是三节串联的形式。拆解,三串两并,蓝色PVC热缩膜包裹的18650电芯。从喷码看,似乎是LG的电芯。使用BA1050内阻测试仪测试,发现电芯内阻已经98毫欧了,正常电芯的内阻应该在20-50毫欧之间,内阻越低,电芯的质量越高,98毫欧说明电芯严重老化,可能是因为长时间闲置导致锂枝晶生长或电解液干涜。而且电压也已经到0.7V了,正常电芯电压低于2.5V时BMS就会切断输出了。所以,带锂电池的产品确实不能放置太久,还是要偶尔拿出来用用。这是电路板。左右分别引出电池正负极连线,下面这根线是NTC温敏电阻。两个背靠背MOS,品牌是IR的,型号不明。这颗芯片从丝印来看是TI的BQ29330,二、三、四串的锂电池保护芯片,负责过压(OVP)、欠压(UVP)、过流(OCP)等基础保护功能,通过控制背靠背MOS管(IR牌)实现充放电隔离。板子背面同样位置,放置的是BQ20Z90,这是来自Ti的电量计芯片。在我拆解的其他几个笔记本电池中,用的都是BQ8030DBT(详情参考:拆解14年老古董!探秘ThinkPad笔记本电池内部的秘密)。BQ20Z90支持阻抗追踪(Impedance Track)算法,比BQ8030DBT更先进,能动态校准剩余容量(Ra表更新机制)。以上是这个海尔笔记本电池的拆解。
拆解绿驹电动车黑鹰控制器:看国产替代芯片如何上位。
今天拆解一款绿驹电动车上的黑鹰2Si-12控制器。它的型号是ZWK072032B,高标给做的。电压72V、电流32A。这是2021年6月份的产品。这个控是在电瓶车维修店看到的,店主告诉我这个控还能用,所以不太想给我,谁让我口舌功夫了得,一番口舌之争后,店主终究还是架不住我的软磨硬泡,败下阵来,把这个控制器给我了。之前拆高标做的控,也看到有这个,不知道是做什么的?我怀疑是不是一个类似泄压阀的东西,壳体内部是密封的。如果电容或者MOS炸了,这个绿色的小盖子会弹开从而完成泄压,避免壳体炸开。这个控用的是挤压型材外壳。端盖固定螺丝是内六星螺丝。拆开一个端盖看到板子是绿色的,我甚是喜爱。整个控制器的横截面试图。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外壳的型材是这种C型,顶面是注塑顶壳,安装好之后,在顶壳和型材之间的缝里灌胶,从而完成固定、防水。MOS通过散热片贴在铝合金外壳的散热平台上。PCB底部有焊脚的位置,有一个塑料的隔离条顶住板子,避免PCB变形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焊脚和铝合金外壳接触短路。灌胶工艺做得不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注塑顶壳拿掉了。这个控也是使用这种钢卡把MOS紧固在铝合金外壳的散热平台上的。这种固定方式很难拆解。对于这个钢卡的拆解,浪费了一番功夫。最终成功拆解下来了。这是电路板正面。和之前拆解过的很多控差不多,功率、信号混合在一个板子上,通过悬浮的汇流铜排完成功率导流。换个角度看。电源进来之后,用了两个330uF100V的电解电容。板桥驱动器用的是士兰微的三半桥驱动器件,型号看起来像SDH2136。MOS管用的是华润微的SKD503T,其关键参数如下:VDS:100VRdson:3.6mΩId:120A封装:TO-220主控芯片看起来放在了这个睡着的电解电容下面。把电解电容叫起来之后,清理掉硅橡胶,主控芯片是雅特力的AT32F421C8T7。放在5年前,拆机的控制器,MCU不是STM32就是51内核单片机。但是经过20年缺货涨价之后。现在各种品牌的国产32bitMCU已经被大量用于各种产品中。降压芯片也是士兰微的。型号是SD4938,这是一个用于开关电源的内置150V高压MOS的电流模式PWM控制器,主要参数如下:输入电压:20-150V;输出电压:12V,15V,18V三档可调;输出电流:0.5A;应用场景:平衡车、以太网供电、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DC-DC降压到12V或者15V,一方面给全桥驱动器供电,一方面通过这个MB78L05降压到5V给控制系统供电。板子上还有一个丝印1733G的器件,看起来应该是谁家的1117-3.3v,其功能是把5V再次降压到3.3V,给MCU和其他设备供电。这个板子用了很多0402的器件,这倒是我在控制器上第一次见到,之前拆解的控,用的都是0603以上的阻容。运放采用的是MAV862,大概率是兼容Ti的LMV862。话说ADI和Ti的芯片确实贵,但是估计经过特不靠谱这波关税骚操作之后,国内会有更多的替代品出来。这是我们乐于看到的。电解电容下面似乎还有一个芯片。把电解电容抠起来发现,这里用了一个GS8634,这是来自聚询的四通道运算放大器。电源输入母线连接器下面有三个康铜丝并联,实现母线电流采样。输入输出信号连接器特写。电路板背面。以上就是这款绿驹电动车上的黑影2Si-12控制器拆解。
很喜欢用固态电容的板子。
这个电路板来自努比亚80W充电头,对这个充电头拆解感兴趣的可以跳转到这个文章:https://www.jlc-bbs.com/platform/a/770059 #嘉立创P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