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下ESP32S3R8N8开发板的WIFI天线的阻抗设计
根据微带线的宽度,可以推算出设计时使用了基于L2参考层的“单端阻抗”计算模型。 但在PCB顶层的芯片引脚到天线之间的铜线周围是有铺铜(且铜距为10mil)和打孔的。这更像是“共面单端”的安排啊,为啥阻抗计算使用“单端阻抗”哪? 另一个问题是:为啥在L3层的微带线下方做了禁止铺铜处理? \n#技术交流#
电路设计时用什么表示单层的焊盘?
PCB设计里直接可以插入焊盘并设置为顶层或底层。但在电路设计时,用什么来对应表示? \n#原理图设计#
后期线路整体优化
在完成PCB的所有连线后,希望可以对所有连线在不违反DRC,不改变线路整体走向的前提下,对连线间距,弯曲程度,转角等做个优化,达到美观和最优(比如在允许的情况下间距最大)的效果。(在手工连线时,只是考虑符合DRC的情况下完成连线,可能不美观)。请问有这样的功能吗? \n#PCB设计#
EDA中丝印都变成半透明的了
不知道做了什么设置,PCB中的丝印都变成半透明的了,看不清楚。请问怎么改成不透明的? \n#PCB设计#
请问哪里可以下载嘉立创层压结构文件?
网站上公开支持好几百种层压结构,但嘉立创EDA工具里只包含了几种层压结构。请问哪里能下载嘉立创层压结构,想导入到EDA里使用。 \n#PCB设计#
圆柱形的3D外壳可以设计吗?
立创EDA可以设计圆柱形(或圆筒)的外壳吗?菜单里有这个选项,但不清楚怎么用。在线帮助里似乎没有给圆柱形举例子。 \n#PCB设计#
特殊形状的板框
希望板子是一个圆形加一个长方形,类似下面的形状。交叉的地方该如何处理? \n#PCB设计#
跨工程复制电路
最近的版本是不是不能跨工程复制电路了?进度条走三分之一就会停住,按ESC就没了。 \n#原理图设计#
免费打样的最小孔径要求
这个意思是免费打样只支持内径0.3mm,外径0.4/0.45mm的过孔吧?但这个孔径对于BGA芯片扇出引脚来讲太大了。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4层板带BGA芯片)? \n#PCB设计#
关于自动布线这个功能
这个功能的使用有啥注意事项吗?从没有成功使用这个功能。有时候甚至连一根线都连不上。 \n#PCB设计#
BGA芯片的差分对布线问题
阻抗要求线宽6.1mil,线距6mil。但BGA引脚部分线宽只能到4mil。请问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n#PCB设计#
如何修改内层的顺序
PCB画了大部分,这时候想修改内存的顺序,比如把内2层改成内一层,这个可以改吗? \n#PCB设计#
如何对电阻、电容等常用元件更换封装大小
假设已经画好了原理图,电阻、电容用的0805封装。现在想集中改成0603,可以统一修改,而不是一个一个修改吗? \n#原理图设计#
3D外壳的螺丝柱包含螺丝齿吗?
请问3D外壳的螺丝柱内部包含螺丝齿吗? 主要是想使用热熔螺母,不知道该如何设计螺丝柱的属性?还有是螺丝柱的开口处可以设计倒角吗?方便压入热熔螺母。 \n#PCB设计#
3D外壳:上盖螺丝柱的高度+下盖螺丝柱的高度 不等于壳体总高度
设定壳体总高度是30mm,然后让LCEDA自动决定上下两个螺丝柱的高度。工具给出的数值是:上盖螺丝柱高度是5mm,下盖螺丝柱高度是23mm。为啥这两个加起立不不等于壳体总高度?难道在盒子装好后,上下两个螺丝柱之间是有2mm的空隙的? \n#PCB设计#
3D外壳螺丝柱位置
请帮忙看一下,这些螺丝柱的设计可以吗?第一次设计3D外壳,似乎3D外壳又没有DRC检查,请帮忙看一下。特别是右侧的两个螺丝柱。一个螺丝柱和另一个螺丝柱的加强筋挨在一起,可以吗? 之所以不确定,是因为在预览图里看到的似乎螺丝柱的空间和PCB板的空间重合了。 \n#PCB设计#
3D外壳上可以设计文字吗?
没找到可以设置文字的地方。请问3D外壳上如何设计文字? \n#PCB设计#
PCB距外壳底面高度如何预估?
PCB底面会贴元件,同时PCB正面有一些直插元件会在PCB地面突出出来焊接点。这种情况下,如何在设计面板时预估“PCB距外壳底面高度”? 还是说建议将PCB焊接完成后,实地测量一下,然后再设计面板? \n#面板设计#
如何设置螺丝柱与盒子角的两个侧壁相连
想让螺丝柱与盒子角的两个侧壁相连(最小化空间占用,并免去加强筋了),这个可以做到什么程度? 这是边框和螺丝柱的位置。螺丝柱可以贴近到边框什么程度?紫色的边框是指下盒盖,绿色的边框是指上盒盖,是吗? \n#3D外壳设计#
DRC检查无法通过
这个PIN19,已经手工拉导线到GND铺铜区域了,但是DRC仍然说它断开了连接。还有一个电容的GND也有这个问题 \n#PCB设计#
从标准版导入电路到专业版,元件封装属性丢失
我需要把一个标准版的电路导入到专业版,但发现原件的封装属性都都丢失了。请问这个要怎么处理? \n#原理图设计#
DRC报错:焊盘到导线的距离为零
请帮忙看一下这个问题:DRC报错下面有截图。奇怪的是,它认为GND和SCL之间间距是0,可中间还隔着SDA哪。同样,+3V3和SDA间距是零,中间还隔着个GND哪。 实测只要GND焊盘上连个导线,哪怕导线不与任何原件连接,就会报告“GND和SCL之间间距是0”的错误。而如果让GND焊盘上不连接任何导线,错误就会消失。 \n#PCB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