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跟我一样属于半懂半不懂的状态,0代码基础,我从esp8266开始入坑,靠着B站视频和ChatGPT一路摸索过来;
如果你是跟我类似的没有什么基础的小白,可以参考一下我整理的这部分内容,应该对你理解整个烧录框架有帮助,有空我会继续更新
如果有大佬看到写的不对的,帮忙纠正一下,万分感谢,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瑞芯微的烧录文件注释

顺序 文件名 功能 mtdparts(大小和位置,来自parameter.txt) 具体文件 来源 上层来源 SDK对应文件夹
1 loader 引导加载程序bootloader,负责在设备启动时加载操作系统内核 0x00000000 未知 未知
2 parameter 储存引导加载程序所需的配置参数或环境变量 0x00000000 parameter.txt mkfirmware.sh
3 U-Boot 引导加载程序,用于引导嵌入式设备上的操作系统 0x00002000@
0x00004000
(uboot)
uboot.img mkfirmware.sh build.sh uboot u-boot
4 Misc 与系统相关的杂项数据 0x00002000@
0x00006000
(misc)
未知 未知
5 Boot 引导加载程序所需要的引导映像(比如linux内核镜像) 0x00020000@
0x00008000
(boot)
boot.img build.sh kernel build.sh kernel kernel
6 Recovery 存放回复系统所需的镜像 0x00020000@
0x00028000
(recovery)
recovery.img build.sh all build.sh recovery
7 Backup 存放备份数据,比如系统设置或者重要的用户数据备份 0x00010000@
0x00048000
(backup)
未知 未知
8 OEM 存放供应商定制的系统文件 0x00c00000@
0x00058000
(rootfs)
oem.img mkfirmware.sh
9 Rootfs 实际操作系统文件系统 0x00040000@
0x00c58000
(oem)
rootfs.img mkfirmware.sh build.sh rootfs *备注1 buildroot / debian / yocto
10 Userdata 存放用户数据 -@0x00c98000
(userdata:grow)
UserData 分区,从偏移量 0xc98000 开始,直到 NAND 存储设备的末尾。
这个分区是可增长的,它的大小不是固定的
userdata.img mkfirmware.sh
  • 备注1:根据编译前的系统选择来输出具体系统,对应代码(=buildroot or =debian)
    export RK_ROOTFS_SYSTEM=debian

SDK文件夹注释

文件夹分类 文件夹名称 文件夹说明 注释
初始 .repo tspi项目初始解压文件夹 从压缩包解压而来,需要执行命令同步出完整SDK
开发板 device 硬件级别配置 如不同的瑞芯微芯片,设备树定义等等
linux核心 kernel linux内核 linux的操作系统/软件均依托于内核设置,如docker等,很重要
操作系统相关 buildroot buildroot系统 用户实际的操作系统,n选1
debian debian系统 用户实际的操作系统,n选1
yocto yocto系统 用户实际的操作系统,n选1
其他 app 相关软件 未知
external 还没有看,粗看文件夹好像是系统层面的软件配置,比如wifi,蓝牙,浏览器各种等等
prebuilts 还没有看
rkbin 还没有看,bin文件相关
非编译工具类 docs 瑞芯微芯片的官方说明文档 还没有详细研究,有空应该要读一下
tools 还没有详细研究,包含了linux/mac/windows下需要用到的工具
输出文件夹 rockdev 编译完成后的输出文件夹
\n#技术交流#
#技术交流#
立创开发板

还没有评论,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