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拆解一个极核电瓶车控制器。

这款控制器型号是ZWK072040A。额定电压72V,额定输入电流22A,额定输出电流27A。

铸铁结构的底壳背面有十个螺丝。每个螺丝孔里都进行了封胶处理用来防水。

这些螺丝上都套了一个白色的塑料套,用来和外壳绝缘。

固定外壳的螺丝被黑胶掩盖。将这几个螺丝取下之后,可以用力撬开板子。

将内部的板子拆出来,共有两块PCB板。

一块是FR-4材质的控制板,另一块是铝基材的功率板。两块板子通过排针的方式进行连接。

功率板主要放置3轮毂电机驱动电路。

MOS管是士兰微的SVG105R4NS,耐压100V,电流120A,导通电阻5.0 mΩ,封装是 TO-263-2L。这种封装体积相对较大,有利于散热。

相线电流采样用0.3mR的合金采样电阻,封装是3920。这款电流采样电阻的功率为5W,通过计算,理论最大持续电流 ≈ 129.1A,但实际安全电流取决于散热条件、环境温度等因素,会低于此理论值。通过测量该电阻两端的电压降,可以精确计算出该相的实时电流。这是实现过流保护(OCP)和高级控制算法(如磁场定向控制FOC)所必需的反馈信号。

为了更清晰的了解电路,绘制了功率板的原理图。以U相为例,上桥臂Q5和Q6并联,下桥臂Q11和Q12并联。并联后,总导通电阻Rds(on)约为单个的1/N(理想情况下)。这能显著减少导通状态下的功率损耗。此外,电流和热损耗被分散到两个物理器件上,改善了散热,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最大连续输出电流能力。

每个MOSFET(如Q5, Q6)的栅极都串联有一个电阻(如R3, R6)。这些电阻用于抑制开关过程中的峰值电流,减缓MOS开关速度,防止振铃和过冲。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另外一块板子。

红色区域是电源管理电路,蓝色部分是控制部分。

左边插焊了5个大封装的电解电容,容值300uF耐压100V,来自东联发科技。

这三个器件是士兰微的半桥驱动器,型号SDH2126,是用作N型功率MOSFET和IGBT等高压功率器件的驱动芯片。

以U相为例,左侧是单片机的控制信号,右边输入的IO_U_1和IO_U_2是接入上面分析的MOS电路中。

开通电阻 (R24): 串联在驱动回路中,用于限制MOSFET开通时的峰值电流,减缓开通速度。这有助于:1、抑制栅极回路的振铃(Ringging);2、降低电压过冲和开关噪声(EMI);3、防止因米勒电容引起的寄生导通。

自举二极管 (D3, BAV21W): 这是一个快恢复开关二极管。配合电容实现自举驱动。

主控芯片是雅特力的AT32F421C8T7,M4内核,主频120MHz,FLASH为64KB,SRAM为16KB,工作温度环境是-40°到105°。

以上是这个控制器的全家福。

这款ZWK072040A,从铸铁外壳的防水细节,到功率板控制板分离,以及MOS管的散热设计,都做的很不错。控制器行业太卷了,各种卷成本,甚至我了解到有些厂商每个控制器赚一块钱就能出货。在这种大背景下,今天拆解的这款控制器算是挺不错的做工用料了,它很好的平衡了成本和性能这两个矛盾,为整车厂提供了一款不错的产品。

嘉立创PCB

还没有评论,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