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群里看到论坛有人分享了一个ADI的高端电流检测方案,感觉两个处理方法很是相似(均是 采用浮地的方式,抬高了运放的共模输入范围 ),很有意思。电路图如下:

这个电路分析还是相对容易的,抛开参考源REF,D1二极管,MOS管M2,剩下的电路就是一个经典的电流检测电路(类似INA138的内部结构)。由于虚断,所以VP=VR-;由于虚短,所以VN=VP=VR-,所以说VRin=VR+ - VN=VR+ - VR- = VRsense(采样电阻两端的电压)。所以说流过RIN的电流(图中红色电流)为I=VRsense/49.9,而根据红色电流流向可知Vout=I*Rout=Isense*0.1*5k/49.9=10*Isense

那么除去这电流检测的部分,就只剩下了参考源REF,二极管D1,以及MOS管M2,那么这一部分看起来很复杂,实际上分析起来也很简单,我们看文档中的描述为:

实际上 如果将运放看做一颗电阻,就很明朗了,这就是一个PMOS和基准源组成的源极跟随器 。所以说 运放两端的电压就被卡在了4.096V-Vgs(th) ,是不是很巧妙。

这个PMOS的源极跟随器如果看不太明白的话,可以参考NPN型三极管和基准源组成的"LDO"电路,这两者是很相似的,本质上都是射极/源极跟随器。 如下图:

那么基本就解决完了, 电路中, C1为基准源提供储能和退耦,C4为运算放大器提供储能和退耦。 只剩下最后一个元器件, D1的作用是什么?

从分析结果看, 在稳态的时候,D1是截止的,没有导通,那么D1大概率就是一个保护器件 ;D1的 作用就是为了防止上电瞬间,Vgs和运放的供电过压(上电瞬间C1等效为短路,栅极电压等效为Vin,如果没有D1,那么Vgs基本等同于Vin并且运放两端的电压也基本等于Vin,那么基本运放和MOS管M2是要损毁的。)所以这个电路中D1很重要,千万不能去掉!#创享2025##嘉立创PCB##嘉立创18周年庆,赢金豆兑壕礼#

#创享2025#
#嘉立创PCB#
#嘉立创18周年庆,赢金豆兑壕礼#
嘉立创PCB

还没有评论,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