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读者朋友寄给我一个极核电瓶车控制器让我拆解,按照他的说法是,想看看这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既然粉丝有这要求,咱必须给安排上。

整体看,这控制器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很硬朗,比我还硬的那种!

型号是ZWK048020A,额定功率400W,额定电压48V,电流20A。出厂日期是2024年12月,还没满一岁。其实这种控制器打眼一看驱动能力肯定是不止20A的,至于为啥这么写,我想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大概率也没有这个疑问。

三个相线的螺栓。

顶部是电源母线螺栓。顺便看一下它外壳上的安装耳朵,看起来很结实的样子。

背面。这个控制器底壳采用了铸铁结构。底部总共有10个螺丝,这10个螺丝两两一对,刚好和UVW电机相线以及电源母线一一对应。

螺丝孔沉于外壳,然后螺丝紧固之后在沉孔里灌了胶。

正面看,注塑顶壳和底壳连接的地方有打胶,看四角的构造,胶下面应该还有螺丝。

拆解过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大家可以脑部一下我满头大汗。

拆开之后,发现顶壳和底壳里各有一个板子,看来是功率和控制分开了,先看看这个功率板。

在远离电源端子的另一端,有四个22uF100V的电解电容。说实话这个容量对这个控制器来说是杯水车薪,肯定还有电容在其他地方。

MOS用的是CRSS042N10N,这是来自华润微的100V,120A,3.4毫欧,封装TO-263的N沟道MOS管。整个控制器里总共用了12个这个MOS。每两个MOS并联,这样每个相线需要4个MOS。

板子上下桥臂到电源负极回路之间放了三个采样电阻。为了增加过流能力,放了一个导流铜条。

这采样电阻看着是真硬朗。阻值0.3毫欧,精度1%。

电源母线的正负极有两个端子是焊接在这个板子上的。

在板子中间,也就是上桥臂和下桥臂中间,有三个相线端子,焊接在板子上。后续通过底壳的螺丝压紧从而导电。每个桥臂的栅极驱动信号通过2.54排针引到这个板子上。

整个功率板是铝基的,并不是常见的FR-4材质,这样的好处是功率板紧固到底壳上可以直接向底壳传递热量。而且铝基板的导热率高于FR-4,所以散热效果会比较好,如果还想要更好的散热效果,这里可以用铜基板,但是成本会很高。

在螺丝穿过的位置还有套管用来绝缘。

整个底壳的厚度不轻啊,将近1斤了,从而看出这个底壳确实不是铝合金材质而是铸铁。

接下来看顶壳里面的控制板。控制板背面有高标的Logo。

控制板正面。

用了6个330uF100V的电解电容,这才管饱嘛。相比而言功率板上的那四个22uF电容连开胃菜都算不上。

板子上使用的降压芯片是SD4938,这是来自士兰微的电流模式PWM控制器。最高输入电压150V,输出电流0.5A,输出电压有12V、15V、18V三个挡位可选。

DC-DC降压之后,还需要有一个M78L05稳压到5V,供后续系统使用。

当然还要有一个LDO把电压降低到3.3V。

两颗3PEAK的LM339用来检测相线电流,不需要三颗的原因是第三路电流不用测量,通过三路电流矢量和始终为0的宇宙法则可以计算出第三路电流。

栅极驱动芯片的型号是SDH2126,来自士兰微。

这个控制器用的是485通信,RS485收发器是来自3PEAK的TP8485E。我发现我忘了给MCU来个特写,但是恰好可以通过这个图看到MCU是来自雅特力的AT32F421C8T7。从这个角度也能看到板子上涂了厚厚的一层三防漆,我也是郁闷,清理了半天芯片上的三防,却忘了给拍照。像极了我坐在马桶上刷了半个小时手机,出来时腿都麻了才发现自己忘了上厕所时最重要的事!

最后再给相线螺丝柱一个特写。


登录 或 注册 后才可以进行评论哦!
还没有评论,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