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米家迷你筋膜枪2C,今天拆解的对象。

盒子上的参数,型号是MJJMQ03YM。额定输入5V2A,电池容量1900mAh。制造方是珠海云麦科技有限公司。

打开盒子可以看到一个筋膜枪主体加三个不同的按摩头。

颜值不错,设计得非常简洁。

按摩头上开槽之后套了几个类似O型防水圈的橡胶圈用来增加阻尼,这个方式真是成本低、效果好。

安装按摩头这个位置外壳上有气孔,当按摩头伸缩的时候,内部腔体里的气压需要与外部保持平衡,所以要有这个气孔。

尾部的开关机、强度调节、模式调节共用同一个按键。两种模式和三个强度都有对应的指示灯。按键的操作逻辑是长按开关机,短按调节强度,双击切换模式,非常简洁,用户学习起来也很简单。

充电口放在手柄底端。

按照以前拆解米家筋膜枪3的经验,我觉得应该从尾部的用户交互界面来拆解。所以撬下了用户交互界面的盖板,

端盖上安装了白色半透明导光柱。

再往下拆解发现无从下手。于是观察一番,发现手柄尾部有贴纸,按照多年的拆解经验来看,贴纸的下面必然会有螺丝。拿掉贴纸果然有两颗螺丝。

拆下螺丝拿掉手柄尾盖之后,发现电池刚好被安装螺丝的两个耳朵堵住,而且内部结构设计导致电池无法转动,因此这个电池肯定不是从手柄尾端抽出。

仔细观察尝试一番,只能从顶部这个半圆壳下手了。

试着撬了一下,果然成功开瓢了,这时候想起了一句歌词:掀起了你的头盖骨。。。

这时候就能看出来为啥尾盖不能拆解了,因为它通过螺丝整个固定在主壳体上了。

同理,前端的按摩头安装口也是通过多个螺丝固定在主壳体上,无法拆卸。

刚才拆解的顶盖除了卡扣固定还有打胶,曲轴是铝合金材质的,前面还加了EPDM泡棉。看起来,这个2C在结构上的用料和3是差不多的,确实只是尺寸缩小了一些。

整个运动结构和主壳体固定的时候,螺丝处有加减震胶垫。

把震动部分整体拆下来,红黄蓝三根线是从尾部的电路板连接到电机,看起来这个电机的驱动没有集成在电机上。无刷电机型号是KBL3520B,直径35mm,厚度20mm。

这个位置有个电路板,但是这个电路板上没有任何芯片和元器件,只是把UVW三个输入线连接到了绕组上。

主控板使用三个螺丝固定在主壳体上。

尾部塑料盖是通过螺丝固定在电路板上的,进一步说明了从尾部拆解是错误的操作。

唯一的按键和端盖固定在一起。

按键材质是半透明的,外侧有缓冲悬臂,悬臂最外端固定在端盖上,固定处有打胶。

为了拍清楚板子上的芯片,特意找了一个反光的角度。以下是这个板子上的关键器件清单。

主控芯片是来自中微半导体的ARM Cortex-M0+内核的CMS32F033。这个芯片实现了筋膜枪的控制逻辑、电机驱动等等。电机驱动采用的是三颗P+N的MOS构成的H桥实现,采用P+N的H桥好处是上管不需要自举驱动电路。这个筋膜枪的电池是两颗18650锂电串联,所以电压是7.4V,这里采用了英集芯的IP2326来完成两节串联锂电池的升压充电。这里有用到一颗江苏长电的PMOS来实现电机母线电源开关,型号是CJAB35P03。前面这些其实都很容易理解,常规操作。但是我一开始没理解的是,这个板子上为啥有一个SSOP-16脚的恒流LED驱动芯片。

看到板子背面我瞬间懂了,背面有7个双色LED和两个单色LED,也就是总共有16个led需要控制。

而且实际测试在充电的时候,LED还有呼吸灯的效果。这么多的灯用MCU来控制显然是不经济的,所以这里加了一个恒流LED驱动芯片AiP33616。

这个器件通过两线数据接口和MCU通信,接受MCU的指令之后完成恒流LED驱动。

这是手柄底部的Type-C充电板,CC1和CC2上都有5.1K下拉电阻,看来不管插到多大功率的充电器上都只能诱骗到5V电压进行充电。电源和地线上串了磁珠,Type-C连接的壳和地之间也串联有磁珠。USB信号引出之后,有对地的TVS二极管,之后信号通过串联电阻之后打孔到板子背面。

从板子背面看,USB信号引出到两个焊盘,并没有连接到主控板。

两块电路板在所有有器件的地方都涂了三防漆。

电池组外围也包了黑色EPDM泡棉。

电池上的参数,产品型号C1061A1,标称电压7.2V,额定容量1900mAh。

米家迷你筋膜枪2C的全家福。


登录 或 注册 后才可以进行评论哦!
还没有评论,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