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送了一台小米体脂秤,今天闲来无事拆解看看。

正面是四个电极片,用来测体脂的。如果是体重秤,是没有这四个电极片的。

底部的四个承重支腿。

底部有详细的产品信息,型号XMTZC02HM,委托方小米,制造商安徽华米。

这个体脂秤供电是4节7号电池。在电池舱盖下面有四个螺丝。

四个支腿撬起来之后也各有一个螺丝。

底壳和上面的部件之间,除了螺丝还有周围的一圈卡扣进行连接。去掉上面的壳,里面有一个非常厚的雪花冲压铁板。测量了一下厚度是2mm,这个冲压铁板占了整个体脂秤重量的80%。

四个电极片通过弹簧和下面的走线连接。

支腿上这个金属件,上面的白色硅胶下面是电子秤的关键传感器——应变片。

抠掉白色硅胶之后,下面是很细密的走线。当人站在电子秤上的时候,这个金属件受压力变形,就会导致贴在金属件表面的这个应变片被拉伸,从而导致电阻增加。在通过类似惠斯通电桥之类的电路进行测量、后端信号调理、放大,再由单片机的ADC进行采集,通过查表法或者类似的转换,就可以得到人的体重。

四个应变片的信号、四个电极片的信号都被引到了这个数码管下面的板子上。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抵是个数码管。看板子左边的丝印,这板子应该是16年设计的。

但是用手抠下来之后,就会发现实际上是多个发光二极管加一个透光结构组成的数码管。有很多电子产品,都是用这种方式实现的仪表盘。比如很多电瓶车的仪表盘,其实设计和配色搞好了,这种形式的显示也是非常漂亮。但是这种逐渐再被LCD代替,毕竟电瓶车上也开始做智能导航之类的东西了。

撕掉上面的UI膜,可以看到下面这个白色的透光框架。这个可以借鉴一下,在做一些低成本的产品的时候,这是一种很好的显示方案。

白色透光框架的底部,也就是和电路板接触的地方也贴了一层黑色的膜,应该是用来放置串光的,细节做的很不错。

接下来是电路板背面。雅黑色的油墨,焊盘喷锡,未做沉金处理。板子是17年第29周生产的,到现在已经7个年头了,差不多也该退役了。

主控芯片是HT45F75,这颗MCU是合泰专为体脂秤方案设计的一款8bit MCU,内置20bit Delta-Sigma型ADC,要知道我们常见的STM32的ADC是12bit的。左边的5个焊盘是用来给HT45F75调试下载代码的,主要是研发环节用,批量的时候,一般是把固件先烧录在芯片里,然后再SMT的。在很多小米的消费电子产品上都可以看到合泰的芯片。

板子上还有一个来自NXP的QN9022,这是一颗低功耗蓝牙芯片。右边有一个倒F天线看的就很明白。不过QN9022这玩意现在已经停产了。下面还有一个SOP-8封装的Flash,是GD的GD25Q21B。

整个体脂秤就是这么简单,因为体重和体脂相关的东西都被HT45F75实现了,所以电路板也很简单,结构也很简单,没有什么多余的东西。

嘉立创PCB

还没有评论,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