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某个“鉴挂”的瓜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起因是某《三角洲行动》鉴定外挂博主的直播中,判断是否开挂的标准居然是靠设备插拔记录,而其中一段直接将不认识的.bin文件判定为疑似外挂固件的操作更是让我大开眼界。 作为一个“鉴挂专业人士”却不认识bin文件,感觉有点招笑了。嵌入式工作者一觉醒来天塌了,电脑上全是疑似外挂固件。
bin是binary二进制的缩写,其代表的文件是二进制文件,也就是010101构成的文件。
这是一段STM32固件bin文件的内容,如果说自然语言是给正常人阅读的,编程语言(如C语言等)是给编程工作者阅读的,那么bin文件不是人类可读的文本格式。
一个.bin文件具体是什么,完全取决于它的来源、创建它的程序以及它包含的数据内容。 没有特定的上下文,很难直接判断一个.bin文件的作用。
过去.bin文件最常见的用途就是出现在光盘上,包含了光盘(如CD、DVD)上所有扇区的原始数据副本,包括文件系统、音频、视频等所有内容。
现在许多硬件设备(如路由器、主板、数码相机、打印机、游戏机等)的固件更新文件经常使用.bin扩展名。这些文件包含了设备运行所需的最新操作系统或微控制器的指令代码,例如在我们嵌入式开发中,可以将编译好的代码以二进制文件的格式烧录到单片机中执行我们的任务。
在嵌入式开发中,.bin文件直接通常对应微控制器(MCU)或处理器内存中的原始数据。它是编译后的机器码(0和1序列),可直接写入嵌入式设备的Flash存储器或ROM中。设备上电后,CPU从指定地址读取这些指令并执行。
例如在STM32开发中,可以使用STlink配合STM32CubeProgram可以将二进制代码文件直接烧录到单片机中从而执行程序。
和.hex文件相比,.bin文件是纯二进制数据,不包含地址信息。烧录时需要指定起始地址!
而.hex文件包含地址记录和校验和的文本格式,可直接定位存储位置。
在嵌入式领域,.bin文件是硬件与软件交互的桥梁。
.bin文件是单纯的二进制文件,通常作为代码被直接烧录到设备中,所以可以说外挂设备中有这些固件,但绝对不可以说看见.bin文件就疑似外挂。
而且假如真的是外挂固件,这更不可能出现在上位机中,它通常都是直接烧录到机器中的。
查询后得知,AQC113是Marvell生产的万兆网卡
话归原题,.bin文件基本上稍微懂点计算机或者做电子的用户都不会陌生,但是一个体量如此巨大的“鉴挂”博主却连其作用都不认识。
没有对应的专业知识,闹出此等乌龙之事也是尤其可笑。
没想到有一天我也摇身一变成“写外挂的师傅了”!查到我们嵌入式开发者的电脑上不是炸了嘛! .bin文件本身只是存储二进制的格式,其实际内容我们几乎无法得知(当然反编译也可以得到C语言文件),更不可能仅仅通过名字和格式来判断其是否是外挂固件。
只能说外挂有可能是固件有可能是bin文件,但估计很少有外挂会把.bin文件直接放到上位机中(因为没有意义)都是直接烧录到板子里的,而通过拔插记录来判断是否有开挂更是可笑,看其鉴挂过程更多像是刑侦审讯,更有重装系统后十五天后交钱即可获得绿玩证的操作。
登录 或 注册 后才可以进行评论哦!
还没有评论,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