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今年刚刚毕业的本科生,看着新生入学,不由得想起自己大一那年的样子,感觉时间过的好快好快。回想起刚入学稚嫩的样子,如果时间能重来,我会告诉大一的自己什么事情?

  本期我来分享一下博主大一大二的经历吧!

 首先大一我认为是大学最重要的一年,这是起步的一年,没有特别繁重的课程,保留着高中的学习习惯,没有升学毕业的压力。

  在这一年中我们有很多的时间、兴趣去学习基础技能,学习完基础技能后就可以在后续的几年时间多多参加竞赛、科研进而丰富自己的校园经历。

  可以这么说,快人一步,就是大一的时候熟悉并掌握了一门技术,那么大二大三就可以将其应用到比赛去。

  这些年见过好多大二大三的同学甚至即将毕业的同学因为自己的简历空空想去参加比赛,但是现实就是他们并没有那个技术能力去参加学生竞赛,参加科研项目,等到他们再去掌握了技术而参加比赛,那时间是非常不足的。

我的大学经历

博主21年进入大学,十月份的时候参加电子协会,并开始接触了51单片机。随后一个月的时间跟随江科大的教程学会了51单片机并且掌握了C语言。

同时开始试着画板子和制作自己的第一块51单片机,但是以失败告终:

 寒假的时候开始自学C++并且购入了一块正点原子的STM32F407的开发板进行学习,了解了STM32的基本概念,学会了怎么抄例程,以致于在长达一年的时间中自己都是在抄例程的方式度过的。

 大一的第二个学期开始在面包板上搭很多电路,包括一些检波滤波、放大电路等等,这些电路让我的理论基础和操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被隔离的日子,因为没办法去线下实操,电子协会的队友让我来处理数据,于是开始接触Matlab,去了解如何进行数据处理,数据拟合。

  在那段日子,渐渐的熟悉了Matlab的基本操作(当时还没有意识到Matlab有那么强大)

 之后被班主任老师拉去参加集创赛,模电一点没学,靠着高中资料和网上的资料,用三极管复刻了运算放大器并且测试成功: 之后被班主任老师拉去参加集创赛,模电一点没学,靠着高中资料和网上的资料,用三极管复刻了运算放大器并且测试成功:

 随后便是大一的末尾去参加了电赛,这次电赛可以说真的大大提升了我的STM32开发熟练度。也是在这次暑假结束后,感到了自己的STM32熟练了起来,这真是熟能生巧。

  大二开始跟着老师做项目,一个电磁定位的项目,但是没有老师学长指导,我和队友摸索着过河,虽然也没做出来什么东西,但是我们真的尽力了。突发奇想,发现Matlab可以做软件,于是想做一个串口示波器,最终性能实在是太差了。

  但是这为我开发上位机埋下了伏笔。


到了第二个学期,好像发生了好多事情: 电路搭的越来越熟练了,并且开始了解了很多的东西,几乎每天泡在实验室中。 和队友终于把项目做完了,没有学长指导,老师不是这个方向的,就我们两个大二同学摸索,也算是完成了装置。

 某天实验室通宵完,我们去钱塘江边看了日出,拍了张合照(每次看到这张照片都会眼睛泛酸)不知道那会我们心里都在想什么。 为了工创竞赛,我又开始去学习物联网,学习ESP32,可惜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摄像头。

  如果让现在的我穿越回去,那就是小case吧!

帮学长做毕设, 开始接触了上位机开发,也是对物联网的一些协议越来越熟悉了。

 参加电赛校赛了,自己也能够独立的完成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了。

  我和队友的作品也越来越复杂了。

 自己是班里唯一一个去参加电路实验考核,而不是去笔试的人。

 回顾起自己的大学经历,大一大二真的是过的最充实,技术成长最快的一年。虽然确实很辛苦,没有学长带领,没有老师指导,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好在还有我的好队友,好朋友陪我一起走下去。

  渐渐的,后面开始有了升学压力,毕业压力,真的很难保持大一大二那种学习的初心。

  所以,如果是刚入学不久的同学刷到这篇文章的话,请一定记住:不要迷茫,只要你想走,路就在脚下!


嘉立创PCB

还没有评论,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