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底板上有PCIe 3.0, USB 3.2,HDMI等高速信号,布线时需要考虑阻抗匹配、信号线等长之类的因素。
层压结构
对信号线做阻抗,和PCB的层压结构有直接关系,只有确定了层压结构,才能根据目标阻抗值来确认线宽、线距。
嘉立创支持的层压结构,可参考:https://tools.jlc.com/jlcTools/#/impedanceDefaultTemplate
我选用的则是JLC04161H-7628,四层板。这是一个通用的层压结构,PCB打样时不会额外收费,SMT时能选择更便宜的经济型。
(JLC06161H-3313也是通用层压结构,但SMT时貌似不能选择经济型,在此向各位求证下。)
阻抗控制
PCIe 3.0, USB 3.2,HDMI等信号,差分阻抗值在85~100欧姆之间,而JLC04161H-7628的层压结构对阻抗值的管控精度是±20%左右(毕竟免费,不能要求太高),因此为了方便,我统一把所有差分对信号的阻抗值按照90欧姆来设置。
使用嘉立创阻抗计算神器,计算值如下:

那么可以取值为:间距5mil,线宽8mil。
由于嘉立创多层板的工艺极限(最小线间距)是3.5mil,因此我取5mil间距更安全一点。当然,用4mil间距也可以,那么可取值:间距4mil,线宽7mil。
差分对等长

上述是DeepSeek帮忙整理的差分线阻抗与等长控制要求,供参考。如有不对的,欢迎指出。
其中USB2.0是半双工,USB3.2是独立的收发通道(全双工),不存在组内等长。
PCIe 3.0可能有多个收发通道,但对于PCIe来说,差分线组间没必要等长,但组内一定要等长。
HDMI的等长要求非常严格,组内5mil,组间10mil,需要控制好,否则会出现闪屏、不定时黑屏等问题。
走线注意事项
高速信号线,布线难度也不高,除了上述的阻抗、等长、线宽线距要求外,再了解以下几个注意事项,你也能轻松画出人生中第一块能正常运行的底板。

差分对中,进行长度补偿时,要从源端开始,也就是:哪里开始不等长,就从哪里开始绕等长。

进行长度补偿时,等长优先,肯定会牺牲阻抗值,这是没办法的。但要注意,也不是完全没要求, 突出的线段:最大间距要小于2倍正常间距, 长度要大于3倍线宽。

交流耦合电容并排放(对齐),不能错开。


信号线打孔换层时,必须在信号过孔附近放上2个回流过孔(GND过孔)。当然,能放4个GND过孔则更佳。

差分线拐弯时, 较短的那根信号线,线段的长度至少是1.5倍的线宽。

差分对间距是5倍线宽(线中心间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5W),减少串扰,特别是平行走线长度较长的时候。
当然,有些场合没办法满足5W,但平行走线段也比较短,此时3W也不是不可。

信号线下方必须是完整的参考平面(通常是GND平面),否则会引起阻抗突变,导致信号反射,引起不稳定甚至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
再补充一点:外接设备的接口,比如USB,HDMI,按钮等,强烈建议加上ESD保护管!
底板效果图

这是完成布线版本的设计,已经安排打样了。
第一次画这种高速板,就PCB设计花了整整3个星期多。
由于PCB设计从0到1,细节太多了,用图文的形式根本说不清楚,视频反而更合适,因此等这版打样测试成功后,我会考虑出一套视频教程,让大家一起享受DIY的乐趣。
如本帖子的内容对您有帮助,欢迎收藏、点赞或关注,谢谢您的支持!
#DIY设计# #NAS# #软路由# #WiFi/以太网# #高速PCB设计# #创享2025#

登录 或 注册 后才可以进行评论哦!
还没有评论,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