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事的开端:每个嵌入式工程师都需要的好工具
作为一名嵌入式开发工程师,调试器是我们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无论是调试STM32还是其他MCU,一款稳定、高效、接口丰富的下载器,能极大提升我们的开发效率。然而,市面上常见的下载器要么接口单一,要么兼容性差,甚至有些产品做工粗糙,用起来让人心累。
我曾尝试过多款市售下载器,有的虽然便宜,但经常出现连接不稳定、烧录失败的情况;有的功能强大,但体积庞大,携带不便。更让人头疼的是,很多下载器只支持SWD调试接口,串口功能需要额外设备,电源输出更是奢望。于是,我萌生了一个念头:为什么不自己动手,打造一款真正适合工程师使用的ST-LINK V2.1呢?
它不仅要稳定可靠,还要兼容市面上主流下载器的接口,并额外集成串口和电源输出功能,让一块工具解决多种需求。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不仅实用,还要有个性——比如一个二次元风格的面板,既美观又实用。

二、电路设计:从原理图到PCB
1. 原理图设计
在项目启动之初,我首先参考了ST官方提供的ST-LINK V2.1原理图,并结合社区开源资料进行优化。为了增强兼容性,我特别预留了标准SWD接口、串口TTL接口以及5V/3.3V电源输出接口,确保它能适配不同的开发场景。
在设计过程中,我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
- 接口兼容性:除了标准的SWD调试接口,还增加了串口和电源输出,方便一线多用。
- 电源管理:通过LDO稳压芯片,提供稳定的5V和3.3V输出,满足不同外设的供电需求。

2. PCB布局与布线
原理图完成后,进入PCB设计阶段。为了确保信号完整性和EMC性能,我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
- 布局合理性:将模拟部分和数字部分分开布局,减少干扰。
- 走线规范:关键信号线(如SWD时钟和数据线)尽量短而直,避免90度走线。
- 散热设计:在MCU稳压芯片周围增加了散热铜箔,确保长时间工作稳定。

3. 嘉立创PCB打样服务
PCB设计完成后,我选择了嘉立创的PCB打样服务。嘉立创不仅提供了高质量的PCB制造工艺,还支持快速打样,24小时内就能发货,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更重要的是,嘉立创的在线Gerber查看工具非常实用,可以在下单前预览PCB效果,避免设计错误。

并且嘉立创每个月还提供2次免费打样的机会,非常人性,入口:https://member.jlc.com/左面依次点击:用户中心-优惠券中心-PCB免费券

三、3D外壳设计:从建模到打印
1. 外壳建模
为了让下载器不仅好用,还要好看,我决定为它设计一个专属的3D外壳。建模软件我选择了SolidWorks,因为它既能进行机械设计,又能进行电路板协同设计,非常方便。
在设计过程中,我考虑了以下几点:
- 人体工学:外壳尺寸适中,握持舒适。
- 接口布局:所有接口都布置在侧面,方便插拔。

2. 嘉立创3D打印服务
建模完成后,我直接将STL文件上传到嘉立创的3D打印平台。嘉立创提供了多种材料和工艺选择,我最终选择了高精度树脂材料,打印出来的外壳表面光滑,细节清晰,完全符合我的预期。
并且嘉立创也可以免费3D打印服务了,非常人性
四、面板设计:二次元风格与实用性的结合
1. 面板设计思路
为了让下载器更具个性,我决定在面板上采用二次元风格的图案,并标注各个接口的引脚定义。这样不仅美观,还能在使用时快速查找接口定义,非常实用。
面板的图片素材是网上找的二次元图片,可以自行在面板文件中修改,可以放置自己喜欢的照片。在设计过程中,我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
- 图案选择:选择了一款我非常喜欢的二次元角色作为主图案。
- 引脚标注:在图案周围清晰标注了SWD、串口、电源等接口的引脚定义。
- 背胶设计:面板背面自带背胶,可以直接粘贴在外壳上,安装非常方便。

2. 面板制作
面板设计完成后,我选择了专业的软膜打印服务。打印出来的面板色彩鲜艳,细节清晰,背胶粘性适中,既不会太难撕,也不会轻易脱落。

五、组装与测试:从零件到成品
1. 零件准备
组装前,我准备了以下零件:
- PCB电路板(嘉立创打样)
- 3D打印外壳(嘉立创3D打印)
- 面板软膜(嘉立创面板打印)
- USB接口、排针、电容电阻等电子元件
2. 焊接与组装
焊接过程相对简单,主要是将USB接口、排针等元件焊接到PCB上。焊接完成后,将PCB装入3D打印外壳,最后粘贴面板软膜,整个组装过程就完成了。
3. 功能测试
组装完成后,我进行了多项功能测试,包括:
- STM32系列芯片的下载与调试
- 串口通信功能测试
- 电源输出稳定性测试
所有测试均顺利通过,证明这款复刻版ST-LINK V2.1不仅功能齐全,而且性能稳定。
程序烧写教程:ST-Link V2.1烧写下载器程序 - 嘉立创EDA开源硬件平台
六、成品展示:颜值与实力并存
经过精心设计和反复测试,这款ST-LINK V2.1复刻版终于完成了。它不仅功能强大,接口丰富,而且外观精美,个性十足。无论是放在办公桌上还是带去现场调试,都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七、分享与开源:让更多人受益
完成整个项目后,我将3D模型、PCB设计资料以及面板设计文件整理好,分别上传到了3D社区和电路社区,并附上了详细的使用说明。希望通过开源,能帮助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3D模型与设计资料下载链接:
ST-Link V2.1下载器外壳-下盖-嘉立创3D分享平台
ST-Link V2.1下载器外壳-上盖-嘉立创3D分享平台
PCB设计资料下载链接:
面板设计资料下载链接:
八、感谢与展望
在整个复刻过程中,嘉立创提供了从PCB打样到3D打印的一站式服务,极大地降低了我的开发成本和时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服务体验,都让我非常满意。
未来,我将继续探索更多有趣的电子项目,并期待与嘉立创一起,为电子爱好者们带来更多创新和便利。

登录 或 注册 后才可以进行评论哦!
还没有评论,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