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已超过1860万人,而传统心电监测方式却因无法长时间佩戴、运动伪影以及续航不足等问题,导致心血管风险筛查和评估难以实现大规模普及!


图源:网络


为了打破这一困境,4月5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任天令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基于无感化电子的运动非束缚动态心电系统”的研究论文,分享了研究团队在纹身式电子皮肤方面取得的最新突破。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项研究的技术突破,以及FPC在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长期心电智能监测,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无运动束缚的动态12导联心电系统(MU-DCG系统),以下是主要技术突破:


1. 无感化佩戴:

MU-DCG系统采用了贴合皮肤、几乎无感的柔性电子器件,可实现长期、舒适且准确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大大提升了患者的耐受性,使得患者能够长时间无感佩戴。


图 1:MU-DCG 系统的概念图和图像

2. 减少运动伪影:

为了便于在皮肤上进行组装,MU-DCG系统具有一个压力激活的柔性皮肤插座,可以在动态运动时稳定地软连接皮肤上的软模块和皮肤外的硬模块。从硬件层面减少了运动伪影对心电信号的干扰,显著提高了动态心电监测的准确性 。


图2:皮肤插座和 FPCB 插头之间连接的图示和性能


3.低功耗原位实时信号处理

MU-DCG系统结合了皮肤保形的柔性电子技术以及先进的边缘侧AI加速硬件与软件技术。系统凭借大面积、超薄的皮肤表面电极/导联以及外部模块,在保持佩戴无感的同时,实现抗运动干扰采集和原位分析


图3:MU-DCG 系统的脱皮模块和性能图示




FPC(柔性印刷电路板)在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中的应用主要基于其轻薄、可弯曲、高密度布线的特性,能够在复杂形态和动态环境中实现稳定信号传输与组件连接。


1、高精度心电信号采集与传输

在12导联动态心电记录仪中,FPC通过内部柔性线路实现多电极信号的集成传输。这种设计减少了传统导联线的复杂布线,也降低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干扰和衰减,有助于保障心电波形的精准捕捉。


另外FPC的耐动态弯折特性确保了设备在用户活动时仍能维持稳定连接,避免因机械应力导致信号中断或失真,减少运动伪影干扰,提高监测精确性。


嘉立创心电监测设备FPC样品


2、设备小型化与穿戴舒适性

FPC允许电路在微型化设备中实现三维堆叠,通过FPC紧密连接心电传感器、电极、信号处理模块等,可以构建高效的心电信号处理系统,有助于减小设备体积


另外,FPC厚度可控制在0.1mm以内,形成的心电采集贴片重量仅数克。这种设计不仅可以显著降低佩戴异物感,还支持用户长时间连续监测。


3、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提升

采用PI基材的FPC具有优异的耐化学腐蚀性,线路表面也是PI材质的覆盖膜,可抵御汗液、消毒酒精等液体侵蚀,降低心电图噪声


嘉立创医疗领域FPC样品


FPC通过其柔性、高可靠性、微型化等特性,已成为可穿戴心电记录仪实现医疗级监测功能的核心载体。


目前,市场上的心电监测记录仪,健康监测手表、B超探头与内窥镜、便携式血糖仪/血压计等医疗设备都大量使用了FPC 柔性电路板,嘉立创FPC也为国内众多医疗器械厂商提供了上百款柔性线路板样品,其中就有多款心电监测类产品。


如果您也在寻找可靠的FPC定制厂商,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新用户还可以领1张免费券+1张100元无门槛券噢!


来源:部分图文来源于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8390-5



咨询FPC打样请扫码

👇👇👇👇👇

群内不定期发布粉丝福利,包括免费打样券、100元优惠券、50元优惠券、200-10元满减券等超多惊喜福利,等你来解锁!



#FPC# #FPC免费打样# #FPC柔性电路板设计# #嘉立创fpc#

#FPC#
#FPC免费打样#
#FPC柔性电路板设计#
#嘉立创fpc#
嘉立创FPC

还没有评论,抢个沙发!